開展“親職教育” 重筑愛的港灣長樂青少年司法社工為親子關系牽線搭橋
2020-11-13 10:37:05?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馮雪珠 記者 余少林 “家長課堂”為父母講解鼓勵的方式和溝通技巧;“愛的流動”“盲人與拐杖”等親子體驗游戲,給予父母和孩子表達愛的契機……近日,一場由長樂青少年社工中心組織的“親職教育“活動在吳航街道三峰社區舉行,為“特殊青少年”和父母“牽線搭橋”,助力親子關系改善。 “親職教育”即一種幫助家長成為更合格、更稱職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是長樂區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系列活動之一,也是項目在全省率先實現青少年司法社工全程介入、全方位覆蓋對涉案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開展服務的重要一環。 焦慮的父親有了“三明治” 見到老陳時,青少年社工中心主任陳亮芳有些驚訝,“我沒想到他會來,他原本說工地有事,來不了。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他還是來了”。 老陳的女兒小陳今年讀初三,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卻十分叛逆,經常與老陳發生矛盾,甚至會離家出走,讓老陳十分焦慮。 老陳并不屬于需要強制參加親職教育的家長,但為了緩和與女兒的矛盾,他主動報名參加這場活動。 “先說做得好的細節,再說需要提升的地方,最后整體上夸一夸做得好的地方,這就是‘三明治式的回應’。”在家長課堂,老陳認真地聽著社工講授親子溝通技巧。 “我覺得‘三明治’方法很科學、很正確,我要教給她媽媽,讓她一起用正確的方法關心孩子。”老陳說。 “特殊少年”握住了母親的手 “面對面坐下來,手拉手、膝碰膝,去感受一下你握著的這雙手,是冷的還是熱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在社工引導下,不少人已握住對方的手,只有小向的雙手還插在口袋里,左顧右盼。 “有點像小時候的感覺。”在社工鼓勵下,小向最終握起了這雙多年未曾握過的手。 先前由于母親過度嘮叨,正值青春期的小向長期無法與母親正常溝通,而后小向不小心誤入歧途,成了涉案青少年。 雖然小向表面上說這些活動“花里胡哨的”,但他的改變卻被幫扶人、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負責人林雯政看在眼里。 “他現在已經找到工作了,還經常和媽媽分享自己的行程和日常花銷情況,也理解媽媽只是用錯誤的方式表達了她的愛。”林政雯說,母親通過“親職教育”減少了對小向的嘮叨,盡量給他獨立的空間。 活動現場,小向的母親也有收獲,“會回答、愿意起床……”小紙張記錄了兒子的改變。 創新教育方式,提升服務效果 據了解,為響應長樂區檢察院發出的督促監護令,今年1月,長樂青少年社工中心通過講座形式為涉案青少年家長開展“親職教育”。 在不斷摸索中,長樂青少年社工中心改進活動形式,應用“親子平行小組”模式開展“親職教育”,將青少年納入到原本只針對家長的“親職教育”活動中來,提升親職教育效果。 除了“親職教育,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以轄區內涉案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開展考察幫教、行為矯治等專業服務,為受害未成年人開展個案服務、心理輔導,實現司法社工全流程介入、全方位覆蓋。 2018年共青團長樂區委推動實施青少年司法社工項目以來,已服務涉案未成年人56人,組織服務對象參與志愿公益服務活動累計678次,今年還開展了4場親職教育活動、5場戶外拓展活動……直接受益涉案未成年人1000余人次,家長100余人次。 |
相關閱讀:
- [11-10] 長樂區領導帶隊開展安全生產檢查
- [11-05] 長樂區領導調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
- [11-04] 長樂區領導現場推動城建項目建設工作
- [11-04] 長樂區檢察院檢察服務中心揭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