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區以“近鄰”黨建激活社區微治理
2020-12-07 10:56:33?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凝聚業委會、物業、社會組織等力量,倡導鄰里之間互助互愛;黨員散發光和熱,帶頭打造社區溫馨家園,傳遞“友愛互幫”的城市溫度;運用智慧平臺,串聯鄰里關系……近年來,長樂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市部署,把“近鄰”理念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理念,以大黨建激活微治理,打造黨組織引領下的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格局。 “三社聯動”機制 樹立睦鄰互助新風尚 “近鄰黨建”,核心是“鄰”,只有守望相助的鄰里情,才有城市的“近鄰黨建”。在長樂區仁輝社區,“三社聯動”就是近鄰黨建的結晶之一,它凝聚社區黨支部、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方面力量,共同促進社區治理能力提升。 每到周末和節假日,仁輝社區黨支部都會組織持證社工協同社區做好黨員和群眾服務,帶領社工團隊深入小區開展免費水電維修,到空巢老人家里做家務、陪老人聊天,為社區孩子輔導功課,將溫暖送進社區居民家中。 “他們是我的恩人,幫了我家大忙!”每次提起社區黨員干部和社工,民生小區70多歲的居民老陳總是掩飾不住激動。原來,他的兩個兒子身體都不好,無法外出就業,家庭經濟困難。多虧了“三社聯動”機制發揮作用,社工在走訪中發現老陳的難處,立即伸出援手,積極向社區、街道反映情況,幫老陳的兒子申請到小區門口的一處店面做小生意,解決了老陳一家的生計問題。 作為“近鄰黨建”的另一模式——紅色業委會在“三社聯動”基礎上孕育而生。紅色業委會由社區兩委干部兼任業委會副主任,社區退休老干部、老黨員擔任業委會成員,共同參與民生小區物業管理,形成社區、居民、物業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在民生小區,紅色業委會作用可不小,不僅為居民提供服務,也讓居民的關系越發和諧。小區原來未實現人車分離,車輛隨意停放,引發諸多矛盾。業委會多次召集居民交流談心,大家各抒己見,最終達成共識:業委會修繕地下車庫,并降低車輛管理費,居民將車輛統一停入地下車庫。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就此迎刃而解。 仁輝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匯聚黨員干部、退休老黨員、黨員志愿者、社工等各方力量,樹立起“有事大家幫、無事常聯系、鄰里一家親”的睦鄰互助新風尚。 “三心”工作法 和諧“近鄰”促發展繁榮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要想生活開心,鄰里融洽很重要。”三峰社區推行近鄰黨建“三心”工作法,開展“鄰”心聚力,協同治“里”主題活動,融洽小區黨群關系,以和諧“近鄰”促發展繁榮,打造“凝心、暖心、舒心”的“三心”家園。 走進三峰社區,一個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社區辦公場所經過修繕后,已經舊貌換新顏,不時有群眾來找社區干部聊天。這個小小的辦公場所其實是三峰社區建設集民政、計生、城市管理、低保、司法、勞動就業等服務于一體的工作服務站。 工作服務站是三峰社區打造的暖心家園,用暖心服務,解決居民的實際困難。居民林依伯是一名低保戶,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于是他找社區幫忙,社區干部四處張羅,很快幫他“物色”到一個保安的崗位,解決了他的就業問題。 不僅如此,三峰社區以黨建引領創新,以黨員志愿者勇擔先鋒,參與社區組建銀發志愿服務隊,引導黨員積極參與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為群眾辦好事、解難題,打造“凝心”家園。依托社區“365黨代表”工作室、紅色志愿服務驛站等陣地,黨員代表經常開展駐室接待、主動約見和走訪慰問困難居民,切實為轄區內居民紓困解難。 踐行“社區即我家、居民即家人”的服務理念,三峰社區還調動小區老黨員干部積極性,帶頭強化行動自覺理念,以打造“綠色家園人人共享”為服務宗旨,發動小區群眾開展污水管網改造、環境整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綠色環保、垃圾分類等活動,參與美麗三峰建設,提升社區宜居水平,讓居民住得舒心。 三峰社區運用“三心”工作法,增強居民自治意識和家園歸屬感,引導居民走出家門、相互交流、增進感情,讓“鄰里一家親”蔚然成風。“社區就像我們的家,社區干部就像我們的親人!”林依伯說。 ![]() 線上線下結合 服務觸角延伸進鄰里 走進西關社區居委會,墻面上掛著社區居民贈送的一塊牌匾和一面錦旗,分別題寫著“盡心解民意 和諧建社區”和“真情為民 心系群眾”等大字。這些是西關社區打造“近鄰黨建”,讓鄰里更親近的最好見證。 將“智慧社區”的理念引入基層治理,西關社區打造黨建大數據服務平臺,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管理手段,打通鄰里之間的“串門路”。 線上,結合“智慧西關”建設,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西關社區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黨建、便民、物業、安全、生活、民情收集等服務;線下,搭建“紅色陣地”,以社區黨委為領導,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建格局,在職、退休的黨員納入小區黨支部管理,建成睦鄰苑、鄰雅苑、愛心苑、智慧苑等睦鄰服務紅色網點,收集掌握群眾所需所盼所求。 “依托微信公眾號平臺,社區居民線上申請相關事項代辦服務,如提供線上辦理審核出具社區事務證明、快遞送貨上門等,社區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全程代辦社區事務。居民也可通過平臺進行停車微信支付,線上物業、生活繳費等服務,并在小區安裝智能充電樁,通過微信公眾號掃碼充電。”西關社區黨委書記鄭鐘告訴記者,“線上”提供全方位、零距離便民服務,“線下”匯聚黨員力量管理小區,上下齊心,配合聯動,社區治理更加快捷高效。 團結小區11~16座和民主小區1~10座,原來沒有智能化門閘,大量外來車輛隨意進出,給小區管理造成困擾。小區居民的停車位被占用,居民出行安全存隱患。社區黨委接到反映,立即發揮小區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的作用,社區黨員干部、小區退休老黨員多次召集業主代表座談,經過協商,由社區出資在小區出入口設置門閘,對車輛統一管理。“陳年舊疾”完滿解決,小區居民為表示感謝,特地給居委會送來錦旗和牌匾。 如今,長樂區“近鄰黨建”基層治理新格局已經形成,進一步縮短了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半徑,有效激發全體居民構建和諧家園的熱情,轄區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
相關閱讀:
- [12-07] 長樂:讓志愿服務之花絢爛綻放
- [12-04] 長樂:著眼高質量文化供給 打造“全民文化宴”
- [12-02] 長樂區渣土車專項整治開出罰金16.4萬元
- [12-02] 長樂版“三坊七巷”來了!電子競價助力長樂和平古街重獲新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