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特色產業路 奏鄉村振興曲長樂湖里村創新“合作社+研學”發展模式
2021-01-20 10:07:4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村民在地里收割大頭菜。記者 余少林 攝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福州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指出,堅持以城帶鄉,深化對口協作,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長樂區湖里村發展特色農產品,以“合作社+研學”的創新模式,壯大集體村財,增加村民收入。 19日下午,天氣很冷,但在菜地里收割大頭菜的林美芬依然干勁十足,她動作麻利,一棵棵大頭菜根莖被快速削去。“你多跑兩趟,趕緊把菜收割完,早點曬干賣給合作社。”林美芬把削好的大頭菜整齊排放在田間棧道上,一旁的老伴忙著打下手,將菜塞滿小電驢,一趟接著一趟在田間與家中來回跑。 田間繁忙,長樂區藝博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車間內同樣一派火熱,30多位穿著白色制服、佩戴手套的村民圍坐一起,動作嫻熟地將風干的大頭菜裝桶腌制。 成立合作社 統一收購包銷 “村里種植大頭菜已有10多年,這是村里的特色農產品,幾乎家家都種植。”湖里村村主任林思告訴記者,村民摸索出特殊工藝加工腌制大頭菜,使其口感香脆。 去年8月,湖里村借著全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在福州市供銷社指導下,成立長樂區藝博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大頭菜走上專業化之路。合作社統一收購包銷,村民的大頭菜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以前,腌制的大頭菜多數賣給朋友,賣不出去的自己留著吃。有了合作社后,村民不用愁大頭菜銷路,今年人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盤算著擴大種植規模。”村里老人林開元笑著說,他家種植了近2畝大頭菜,經合作社收購,每畝穩定創收6000元。 不僅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就業也有了保障。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吸納35位村中閑置勞動力就業,大頭菜加工生產期,每人每月收入四五千元。 “目前全村共種植大頭菜100多畝,產量達25噸。”林思說,在福州市供銷社指導幫助下,大頭菜罐頭產品將銷往全國各地。“今年我們計劃盤整土地,擴大大頭菜種植規模,鼓勵村民種植果蔬和中藥材,進一步發揮合作社作用,壯大集體村財,持續促進村民增收。” 開展研學實踐 帶動人氣興旺 人居環境提升,則為產業振興鋪路。湖里村三面環山,生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走進湖里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筆直寬敞、干凈整潔的“網紅”村道延伸開來,路兩側洋紫荊盛開,紫色花朵非常漂亮;翠綠花圃點綴在街頭巷尾,與郁郁蔥蔥的采摘園相互映襯;古榕樹下、公園內,村民三三兩兩,閑聊家常,悠然自得。 在這之前,湖里村是另一番景象。林思告訴記者,2019年,湖里村還是一個村容村貌臟亂差、基礎設施落后的村。去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持續開展,鎮村決定改變村中面貌,除加大力度進行衛生保潔外,鎮村黨員干部還挨家挨戶入戶宣傳,引導村民愛護衛生環境。經過一年時間建設,村容村貌有了大變樣。 村中原有一片荒地,村兩委將其整平,改造為采摘園和農耕研學實踐基地,還建起了休閑棧道,供游人漫步欣賞田園風光。古民居“三錫堂”經過修葺,重新煥發生機。湖里村去年與研學公司合作,掀起了一場研學熱潮,學生體驗農耕、大頭菜制作,聆聽名人故事,在實踐中收獲知識和快樂。 “村中人居環境改變,為研學實踐奠定基礎,許多家長和孩子來到村里,都夸贊村莊很美。我們已經和研學公司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每年將吸引1萬多名學生前來研學實踐,預計每年增加村財收入約15萬元,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望著眼前綠油油的農田,林思露出微笑,眼神里充滿著期待。 |
相關閱讀:
- [01-20] 長樂一企業出臺曖心政策 號召員工留廠過年
- [01-19] 長樂:為民造福 奮斗不息
- [01-18] 長樂紡織企業逆勢上揚 新添一上市紡織企業全區規上紡織企業去年產值預計突破2000億元
- [01-15] 長樂鼓勵企業春節期間不停工不停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