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古槐龍田村:紅色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2021-03-17 09:06:27?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新聞網3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陳琳)“回顧革命斗爭歷史,讓我的心靈接受洗禮,黨性得到鍛煉。”連日來,長樂區持續開展學習黨史活動,一批又一批干部來到古槐鎮龍田村,追尋紅色足跡。 1932年4月,長樂古槐地區第一個中共支部在龍田村建立。龍田村近年來以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抓手”和“引擎”,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齊頭并進,深入挖掘紅色基因,不斷完善周邊基礎配套設施,改善人居環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為繼承和發揚優秀的革命文化傳統,2017年,我們積極開展‘紅色領航工程’,自籌資金130多萬元,建成革命老區紀念館。”龍田村黨支部書記陳云亮告訴記者。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因地制宜,龍田村積極探索“黨建+菜園”創新模式,盤活了閑置的土地,也讓黨員在耕種之時獲得滿滿幸福感。曾經雜草叢生的閑置地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村里的黨建菜園被劃分成為13塊責任田,由13個黨員干部負責。菜苗、人力都由黨員干部包干,種植時令蔬菜,收成送給村里的低保戶、五保戶,讓他們能吃上新鮮蔬菜,同時也密切了干群關系。”陳云亮說。 陳云亮告訴記者,村里從環境整治入手,黨員帶頭自拆違建,村民紛紛支持響應,并動員鄉賢捐資建設村道、公園、養老院、市場,解決一批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補齊民生短板。 接下來,龍田村將依托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資源和紅色旅游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力度盤活村里的閑置土地,圍繞裸房整治、鄉村道路提升、河道整治、村莊綠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造,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增強村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
相關閱讀:
- [03-15] 村民變股東 人人有分紅 長樂吳航街道十洋村以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 [03-01] 長樂琴江村: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助推鄉村振興
- [01-20] 走特色產業路 奏鄉村振興曲長樂湖里村創新“合作社+研學”發展模式
- [12-31] 長樂為鄉村振興扮靚生態底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