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市場公平 護航經濟發展 長樂持續優化營商法治環境
2021-04-09 10:40:15?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長樂區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教育基地。記者 余少林 攝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長樂區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法治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加快營商環境法治化進程,積極探索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的長樂經驗。長樂區委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到區法院和檢察院調研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長樂區委政法委在營商法治建設中始終堅持靠前站位、主動作為,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工作、不斷優化糾紛解決機制……在長樂區委區政府的部署下,長樂區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不斷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穩步推進營商法治化建設,為長樂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公檢法”合力 推動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它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長樂區公檢法創新做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推動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長樂區公安局將“打”與“防”兩種手段相結合,為地區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通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效治理了黃賭毒、地域性違法犯罪、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網絡傳銷等一批亂象,徹底整治一批突出問題。在治安領域整治中,長樂區公安局從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入手,組織開展了打擊整治利用“老人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力重點攻堅,推動標本兼治,狠打農村鄉霸、村霸、地霸、路霸現象,取得了一定的整治成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長樂警方成功打掉7個以“老人會”為幌子的違法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8人,有力地震懾了“老人會”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年初以來,長樂區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8.17%,全區社會治安形勢總體平穩可控并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社會治安滿意率整體提升。 長樂區檢察院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工作中心,多措并舉,著力優化營商法治環境:開拓創新公益訴訟檢察,首創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機制,漳港海岸線餐飲酒樓違法排污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全國“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建成全國首個公益訴訟法治教育基地,成為全國檢察機關基層院建設高級研修班現場教學點;建設全省首個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教育基地,并于2020年11月19日完成揭牌儀式;出臺保障民營企業發展文件10份,健全完善涉企風險評估辦案機制,作出不起訴決定32人,做法在全國性會議上交流。 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法院,長樂區法院則在2020年6月成立訴非聯動中心,與區市場監管局、工商聯、企業家聯合會等23家部門和行業簽約共建訴非聯動機制,推動包括商事案件在內的各類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在此基礎上,針對近年來長樂地區涉僑民商事案件數量逐年上升、海外僑胞合法權益難以及時有效獲得保障等問題,長樂區法院發揮民間僑團作用,在國內率先設立涉僑糾紛訴非聯動海外聯調機制,先期在美國長樂公會、澳大利亞長樂商會、阿根廷長樂同鄉會成立三個海外聯調中心,為海外僑胞提供跨域立案、跨域法律咨詢、跨域調解等六大職能“一站式服務”。海外聯調機制的確立,有效縮短涉僑案件辦案周期,及時維護海外僑胞權益。 “公檢法”三方合力,持續優化營商法治環境,保障人心穩,社會安,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線上線下聯動 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長樂區委政法委牽頭建設長樂區防控化解矛盾糾紛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樂和解”),“樂和解”平臺簡單實用、便捷高效,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次積極探索,平臺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三級聯動、全民參與的模式,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使矛盾糾紛不斷被過濾和分流,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當發生矛盾糾紛時,群眾可到村、鄉鎮及區直部門由工作人員服務或自行登錄“樂和解”平臺進行糾紛調解申請登記,平臺會根據糾紛發生地派發至當地村委會先行調解,調解成功后可通過平臺發送法院司法確認,同時電子材料存檔,實現“案結事了”;若調解不成功將由鄉鎮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進行調解,調解過程還可邀請調解專家協助或行政業務部門協辦,或引導當事人通過仲裁、訴訟等其他法律渠道處理。 線上有“樂和解” 線下則有暢通的法律服務渠道 長樂區司法局以民營企業法律需求為首要,全面提高公共法律服務水平。制定《長樂區司法局優化營商環境助企措施》,篩選經驗豐富的律師,組建長樂區優化營商環境律師服務團,開展“法治體檢”活動,先后在航城街道、營前街道、金峰鎮等鄉鎮開展公共法律服務企業座談會8場,97家有需求的企業參與,現場為企業解答法律問題和提出意見51條,積極舉辦法治講座、普法活動共計59場,不斷提升企業在法律服務等領域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長樂區人社局還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值班律師解答勞動者關于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等法律咨詢。指派律師參與每月15日的“區領導公開接訪活動”,依法參與化解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嚴格落實“最多跑一趟”,對農民工申請的勞動報酬、工傷認定等法律援助案件開通“綠色通道”簡化法律援助流程。全區各類調解組織共排查矛盾糾紛2355件,調解成功2308件,調解成功率達98%。全區共辦理各類法律咨詢案件694件,接聽12348法律咨詢熱線2534人次,答復網絡咨詢16件,有力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下一步,長樂區政法各部門將始終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指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推動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全力滿足企業群眾對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的需求。 |
相關閱讀:
- [04-09] 福州長樂:農戶春耕忙 農機來助力
- [04-08] 大樟溪溪水有望10月引入長樂
- [04-07] 長樂年內將投放6000輛共享單車
- [04-06] 長樂少年楊楚焜將參加全國晚報杯業余圍棋錦標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