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長安村古厝活用 既增加村財又促進鄉風文明
2021-04-12 10:05:32?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日報記者 馮雪珠 “我在大齊書院上寫字課、讀書課,很多人一起學,還有老師教,可好了!”9日,記者走進長樂營前街道長安村,71歲的姜鳳仙樂呵呵地說。 建公園打造最美鄉村,發展旅游產業帶來興旺人氣,打造日間照料中心、便民理發店提升老人幸福感……最近市級鄉村振興高級版試點村長安村又有“大動作”——出租村里的古厝打造文化基地。 “最近剛簽訂了一個文創基地項目,此外星星幼兒研學基地、朝陽社工基地也已確定入駐。”長安村黨支部書記林巖云介紹,村兩委按照提升長安村文化品位的原則,引入相關主體進駐長安村,每座古厝按照每年5萬~6萬元不等的價格出租,每年可為村財增加16萬多元的收入。 記者看到,星星幼兒研學基地已經掛牌,兩層古厝在保持古樸典雅的同時,已經煥然一新,屋前庭院也種上了花草,未來這里將打造成親子研學基地。不遠處由古厝改造而成的“小巷書齋”裝修得古色古香,書齋旁邊就是長樂朝陽社工服務站。 “之前我們只是在長安村設了一個服務點,接下來我們的總部也將入駐長安村古厝。”福州市長樂區朝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長安項目負責人劉楠介紹,前期與長安村已經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礎,總部的入駐不僅可以為長安村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更可以借助長安村的品牌資源優勢推廣社工形象,更好地服務周邊鎮村。 劉楠也就是姜鳳仙口中的老師。“姜阿姨所說的寫字課也是我們社工開展的活動之一。”劉楠說,識字班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傳遞志愿服務精神,讓參與者“反哺”長安村的發展,“現在的長安村志愿餐飲服務隊‘長安小灶’,就是由先前參加識字班的阿姨們組成的”。 “目前長安村的古厝活用主要有兩個方面。”林巖云介紹,一部分古厝用于出租,引進文化教育類相關主體,涵養長安村文化底蘊,另一部分作為長安村的公共基礎配套設施,目前已經打造出大齊書院、小巷書齋、攝影基地和鄉村振興服務站,服務長安村村民和游客。 |
相關閱讀:
- [02-02] 長樂區漳港街道致力保護古厝傳承文化遺存
- [10-16] 人民日報關注福州古厝:千年閩都 躍然眼前
- [04-12] 長樂湖南鎮速拆新增違建
- [04-12] 長樂百戶村:凝聚人心 共建家園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