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三級綜合醫院 掛牌醫大附一分院 長樂區醫院:優質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2021-04-21 15:23:1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長樂區醫院外景。記者 余少林 攝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20日上午,在長樂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一樓,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長樂區醫院建立“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長樂分院”(以下簡稱醫大附一長樂分院)的揭牌儀式舉行,同時成立“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工作站”。這是長樂區醫院近期被省衛健委認定為三級綜合醫院后的又一“高光時刻”。近年來,長樂區醫院結合公立醫院改革,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便民利民舉措,促進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先后多次獲得省、市授予的“文明醫院”“先進集體”“五一先鋒崗”等榮譽稱號。醫大附一長樂分院的設立,為長樂區醫院更好創建三級綜合醫院,不斷提升醫療水平注入強勁動力,掀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組建聯合體 惠及群眾健康 醫大附一長樂分院掛牌成立后,長樂區醫院如何與醫大附一醫院開展合作,提升醫療水平?長樂區市民能享受到醫大附一醫院哪些優質醫療資源? “雙方將組建醫療健康聯合體,通過人才培訓、專科建設、技術支持、醫院管理、學術交流、科研合作、資源共享等方式相互協作。”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大附一醫院將充分發揮醫療技術和醫院管理優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長樂區醫院協同服務能力,達到雙方醫院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惠及群眾健康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醫大附一醫院將重點幫扶乙方卒中中心項目、重癥醫學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建設。在卒中中心項目建設中,醫大附一醫院將幫扶長樂區醫院相關學科建設(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以專家團隊形式工作開展,帶領相關學科人員開展門診、查房、疑難病會診、組織病例討論、指導危重癥搶救等。專家團隊以“傳、幫、帶”的形式協助長樂區醫院相關專科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培養學科人才體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將實現遠程醫學資源共享,醫大附一醫院協助長樂區醫院建立遠程醫學平臺,通過遠程醫療服務系統,提供遠程會診、查房、影像讀片、病理審核、疑難病例討論以及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等遠程醫療支援服務。建立專家診療微信群,及時開展疑難雜癥的診斷、治療,實現線上、線下雙軌制運行模式。與此同時,雙方將建立共享分級診療協作機制。醫大附一醫院建立重點科室和病種急危重癥、疑難雜癥患者上轉和需康復患者下轉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讓患者在長樂區醫院簽約就醫,可以享受醫大附一醫院若干就醫優惠,如享受優先便捷專家健康咨詢、預約專家門診、住院床位和大型設備檢查的綠色轉診通道。 “醫大附一長樂分院掛牌成立,將為未來三年創建綜合醫院奠定良好基礎,也為群眾帶來優質的醫療服務。”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醫大附一長樂分院掛牌成立。記者 余少林 攝 軟硬件建設 提升醫療水平 從群眾就醫獲得感出發,長樂區醫院始終不忘初心,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為目標,加快醫療技術水平提升的步伐,切實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和醫療保障服務。 1月26日,長樂區醫院來了一位87歲老人,老人近一個月下腹悶痛,吃不下飯,既往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病史及右眼手術史右眼缺如,經檢查后病情較重,需手術治療。但老人高齡、基礎疾病多、體質差,加劇了手術難度。在“治與不治”中,老人家屬很糾結,總支書記、副院長、婦產科主任陳美珍主任醫師本著醫者仁心的精神多次與家屬溝通交流,表示愿意提供幫助,最后家屬感動并下定決心。1月29日,在醫務科組織下,婦產科、心內科、普外科、麻醉科、ICU、呼吸內科、內分泌科等密切配合下,陳美珍主任醫師醫療團隊為老人施行腹腔鏡下附件切除術,手術順利。 不久前,105周歲的林奶奶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右股骨粗隆間骨折。在外科技術還未成熟前,該類型骨折一旦發生,患者常一臥不起,再難起身,而長期臥床導致的嚴重并發癥如肺炎、褥瘡、深靜脈血栓等。加上老人平時身體狀況欠佳,有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手術風險極高。但為患者生命健康著想,經副院長林榮標主任醫師與骨科主任卓惠勇及骨科人員討論后,給患者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最后在麻醉科、手術室醫護、ICU同仁等保駕護航下,手術成功,歷時僅半個小時。 兩起案例是長樂區醫院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的見證。“我們十分重視重點外科建設,在長樂區委區政府、衛健局部署下,持續加大軟硬件設施投入,為危重患者生命保駕護航。”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10月,長樂區醫院外科大樓建成,開設重癥醫學科、產科、婦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胸心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0個臨床科室,新增400張床位,極大緩解長樂區住院難、看病難問題,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良好的就醫環境和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硬件設施與醫療技術“軟設施”并舉。長樂區醫院先后與九〇〇醫院、省立醫院、協和醫院、醫大附一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兒童醫院、肺科醫院、孟超肝膽醫院和福州兒童醫院等建立區域醫聯體并開展專科協作,經過院際合作,相互交流,提升了醫生的業務水平。同時成立內外科系統院內重大搶救應急治療小組,組織開展多學科、多系統、多器官的疑難、危重病例的診斷和救治,成功搶救多例嚴重復合傷、心梗、腦梗等病例,多學科聯合救治能力不斷提高。 人才引進,充實了醫療隊伍,增強了醫療業務水平,長樂區醫院近年來已招收近60名碩士研究生,提高了整體業務素質;每年有計劃地選派學習能力強、渴望業務拔尖的醫務人員到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完善人才結構;多人獲評我市優秀人才、名醫、學科帶頭人、醫屆新秀和護理標兵。 服務新模式 促進便民利民 長樂區醫院加快醫療體制改革,按照長樂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牽頭14家鄉鎮衛生院和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合組建的長樂區總醫院采取集團化管理模式,對成員單位實行統一管理,整合優化配置,建設120急救網、搭建智慧遠程診療平臺、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新舉措。 一名5歲孩子因車禍致生命垂危,借助急救網,長樂區醫院醫生約15分鐘便趕到現場參與搶救,為挽救患兒生命爭取了寶貴時機。之后,歷時4天,在外科、重癥監護室醫護的多方努力救治下,患兒終于清醒,生命征平穩,脫離危險。 租住在長樂金峰的昌先生突發心梗并出現心跳停止,經金峰醫院現場急救后心跳恢復,并立即護送至我院。在這個過程中,區總醫院通過急救網絡系統與金峰分院的急診科醫生保持緊密聯系,時時關注病人狀況,并予以指導救治。因搶救及時,昌先生轉危為安。 患者能得到快速救治,挽回生命,得益于長樂區醫院完善構建區域急診救治網絡,為搶救病人贏得時間。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20急救指揮中心下設金峰、玉田、江田、漳港(濱海)4個急診急救分中心,分區域負責120急診急救出車接診救治,提升急診急救服務能力,實現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救護車就近出診,大大縮短了出診時間。區醫院依托急救網,建立多學科急診創傷中心,為急性散消化出血患者提供快速搶救通道,不少危重患者因搶救及時,挽回了生命。 爭分奪秒挽救了患者生命,搭建智慧遠程診療平臺,則讓患者少跑腿。以區醫院為龍頭,規劃建設的區域醫療信息化集成平臺,輻射全區基層醫療機構,實現資源共享。18個基層醫療機構借助遠程診療平臺與區醫院心電診斷中心、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中心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就能遠程實現心電、影像圖醫療診斷。此外,長樂區醫院與18家分院建立了雙向轉診工作機制,通過醫師下沉,既提升了鄉鎮的醫療水平,又方便了慢性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治療。 “我們將緊緊圍繞長樂區委區政府、衛健局的中心工作,結合公立醫院改革,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繼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持續提高醫療水平,為全區人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區委、區政府和衛健局的領導下,在醫大附一醫院的精心指導下,長樂區醫院將緊鑼密鼓地推動三級醫院建設,為長樂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相關閱讀:
- [04-17] 長樂區領導開展公開接訪活動
- [04-12] 長樂區文武砂鎮撤鎮設街道 行政區域不變
- [02-25] 長樂區營前街道開展“兩違”整治宣傳
- [02-24] 喜報!長樂區“抓項目促跨越”年度綜合考評位居福州市第2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