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紡織產業:從草根工業到超千億產業集群
2021-05-21 10:38:4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馮雪珠 經過30多年培育發展,長樂紡織已由“草根工業”蝶變為超千億的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全區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282家,全區年產化纖400多萬噸;2020年,全區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產值2143.61億元,同比增長5.6%,成為福建乃至我國縣域少有的規模突破2100億元的大產業集群。 產業如何破繭成蝶?長樂紡織循著“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思路,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龍頭引領,壯大產業集群,提升競爭力;數字賦能先進制造業,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實現提效增速。 如今,長樂紡織又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持續探索,圍繞打造功能性新型材料國際品牌,加快推動紡織產業向功能性新材料方向轉型升級,加速打造功能性新材料世界級產業集群。 恒申集團延伸產業鏈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 余少林 攝 大龍頭領軍 產業鏈強筋健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紡織產業陷入低迷,但以恒申控股集團為代表的長樂紡織企業卻一路高歌猛進,逆勢上揚。這種面對疫情的“抵抗力”來自企業持續做大做強,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自身的“強筋健骨”。 從一根“尼龍繩”做起,到如今的紡織巨輪,恒申集團的成長是長樂紡織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2018年,恒申控股集團收購全球排名第一的福邦特荷蘭己內酰胺工廠全部股份后,一舉躍升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集團,并率先打通上下游8個環節形成完整產業鏈。去年11月,恒申又攜手全球15家重要合作伙伴,與長樂區、連江縣簽訂10個重點產業項目組團投資協議,總投資達160億元,項目涉及電子級化學品/特種氣體、改性工程新材料、環保再生等多個領域。 “我們扎根實業,將不斷延鏈、壯鏈,把各種生產要素‘吃干榨盡’,做深做透。”恒申控股集團董事長陳建龍說,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旗下有200多家企業、8000多種產品,都是圍繞產業鏈裂變出來的。恒申通過收購和以商招商延伸產業鏈,努力實現“三年再造一個恒申”的裂變。 對區域經濟發展而言,當產業鏈足夠長、足夠強,就能從容應對疫情等突如其來的風險,以競爭優勢拓展更大市場。長樂區對以恒申集團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大力扶持,實施“百億工程”,鼓勵錦江科技、金綸高纖、凱邦錦綸等龍頭企業加快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目前,長樂區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282家,行業產業鏈較為完整,上游源于石油化工(CPL)原料生產,下游延伸至經編(花邊)行業,形成集纖維化工原料、化纖、紡紗、針織、印染和服裝為一體的紡織產業體系。 延鏈強鏈補鏈,長樂區加快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紡織產業發展邁向新臺階。今年,長樂區著手引導龍頭企業聚焦購銷供應鏈平臺,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通過“平臺集中采購+中小企業分銷”模式,推動優勢產業化零為整、化小為大,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開拓行業信息服務新千億產業,助力恒申集團、永榮控股、大東海實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以龍頭為引領,持續打造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新動能澎湃 智能化升級提速 從投料到產品出廠,全程由電腦管理操控;機器人代替人工,人力得到釋放……如今,一個個數字化示范車間、智能化工廠紛紛在長樂亮相。 去年,長樂區在提出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用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傳統紡織業在數字和工業互聯網賦能之下,動能澎湃。 走進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的綠色制造示范車間,眼前是上百臺紡紗設備自動運轉,半成品在生產軌道上自動輸送,精準對接;車間主控室的電腦屏幕上,閃爍著實時更新的各項生產數據:前紡車間開臺率100%,后紡車間開臺率100%…… 以長源紡織為代表,長樂紡織業在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推動下,實現舊動能向新動能升級換代。2020年以來,長樂圍繞工業互聯網建設目標,累計推動65家企業總投資185億元的項目進行智能化改造,打造恒申合纖等8個數字化示范車間及景豐科技等5家智能化工廠,現有企業規模化應用機器人9000多臺(套),推動企業從產品供給為主向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轉變,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轉換契合,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更大的能動性。 “得益于數字賦能,今年長樂區紡織化纖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有望突破2200億元。”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各企業的數字化應用、智能化改造在長樂遍地開花,而工業互聯網不僅讓企業內部轉型升級,也讓企業之間互聯互通,改變了紡織業的產供銷體系。 打開“輔布司”APP對接與需求相符合的生產廠家,再打開智旦“貨運寶”APP匹配距離最近、運費最優的貨車“拼車”出貨……目前,長樂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近200家,設備超過700臺,發揮域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優勢,注冊標識突破2000萬個。 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長樂紡織業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平均減少60%以上的一線操作人員,節約能耗20%,構建更貼近市場、更精準、更快速的產品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 長樂不少紡織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記者 余少林 攝 聚焦新材料 打響國際品牌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2021中國紡織創新年會·功能性新型材料國際論壇的召開,將為長樂‘創新引領、生態立區’的發展目標提供新契機,長樂將持續聚焦紡織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功能性紡織品開發與應用,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長樂區副區長徐俊介紹。 “通過近年來的持續引導,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力度不斷加大,功能性新材料在產品中的比重快速增長,總產值達2600億元。”徐俊說,在功能性纖維領域,長樂已擁有關聯企業1300多家,總產值超2000億元,打造了包含化纖原料、棉紡、經編在內的全國唯一功能性纖維制造完整產業鏈條,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花邊面料生產基地,約占全球產能的60%;全球最大的錦綸長絲生產基地,年產150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全國最大的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年產650萬錠,約占全國50%。同時還擁有恒申、永榮、金綸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79家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對全球己內酰胺、黏膠、錦綸民用絲、花邊等產品市場擁有話語權。 邁進“十四五”,長樂區將把貫徹《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融入到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中,以發展功能性新型材料為抓手,加快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切實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全力打響福州功能性新型紡織材料國際品牌,打造一個產值、營收和市值都破千億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
相關閱讀:
- [05-13] 金融活水源源來 長樂農商銀行:助力小微紡織企業發展壯大
- [04-26]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來航調研紡織產業集群
- [01-18] 長樂紡織企業逆勢上揚 新添一上市紡織企業全區規上紡織企業去年產值預計突破2000億元
- [10-16] 長樂區領導調研長樂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展示中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