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融入城市發展,為村民變市民托底長樂泮野村的振興之路
2021-05-24 09:11:51?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即將投入使用的泮野村比干文化公園。記者 余少林攝 福州日報記者 馮雪珠 余少林 城中村、城郊村在山水資源稟賦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部分城中村和城郊村的“鄉村振興”命題更多的是如何有序融入城市發展,在村民急速轉變為市民的過程中,為民生托底,讓民心更暖。 長樂是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州東部片區的區縣之一,長樂城郊村泮野村正積極探索融入城市發展,村里人如何書寫他們的鄉村振興答卷呢? 保障村民休閑空間 寸土寸金地段建3個公園 “村里又拿出6畝地建公園,不容易啊!”在航城街道泮野村比干文化公園,比干文化陳列館館長林信官感嘆。泮野村村民大多姓林,而殷商忠臣比干被認為是林氏始祖,早在上世紀90年代,泮野村民就籌資建設了比干文化陳列館。 泮野村位于連接長樂和福州中心城區的交通要道旁,地鐵6號線在村子附近設站,村子周圍還有沃爾瑪、萬星廣場兩個長樂重要商圈,隨著周邊新城區的崛起,泮野村的土地可謂寸土寸金。土地雖然緊張,但村民對休閑活動空間的需求不能忽視。 去年,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泮野村投入100多萬元,圍繞比干文化陳列館建設比干文化公園。目前公園基本施工完畢,正在進行最后的掃尾工作。不久之后,泮野村民就可以在村里的第三個公園中開展休閑娛樂活動。 “除了比干文化公園,泮野村這兩年還建設了福樂新村公園和沿河公園,另外還提升改造了4個休閑空間,保障村民的休閑活動場所。”泮野村黨委書記林天梨介紹。 愛心路泮野段是進入長樂城區的主要通道之一,接下來,泮野村還將進行該路段的沿街環境整治工作,治理占道經營,規劃店招設置。“目前愛心路泮野段‘臟亂差’的狀況不僅影響城市形象,也是村民反映最大的一個問題。”林天梨說。 用村財收入買保險 為村民養老托底 在上洞江邊,仿古的木質長廊沿河而建,與碧水綠樹相映成趣。沿河公園原本的長廊建于十幾年前,頂部采用塑料材質,從原先的圖片中可以看出,已經破舊不堪。 木質長廊建好后,吸引了不少村民休憩,村民林俊楷就是其中之一。“這里空氣好,大家經常來這玩。”林俊楷說,河邊公園原本就是村里重要的休閑場所,木質長廊建好后,大家都覺得漂亮了不少,也更愛來了。 今年65歲的林俊楷是村里的五保戶,一家5口人每個月能有3250元的專項補貼。除此之外,還有失地農民補貼、村里發放的福利等合計約千元的補貼。 “我們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有200元生活補貼,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發300元,90歲以上每人每月發400元,每年按照15個月發放。村民的醫保每年自己只需要交100元,剩下的由村財補貼。村財還承擔了所有村民的社保,每人每年還有1000元的過節費。”林天梨介紹,早些年泮野村投資大樓、店面等固定資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而后村里用村財收入為每名村民交了養老保險。得益于先前繳交的養老保險,現在每名村民60歲后都能拿到養老金。 村民有了基本的養老保障,泮野村這幾年還在文化挖掘上發力,進一步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我們正在進行金獅武術的非遺申請工作。”林天梨介紹,金獅武術是發源于泮野的傳統武術,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是強身健體的好運動,“我們期望借助申遺,進一步弘揚泮野村的金獅武術文化”。 |
相關閱讀:
- [04-19] 鄉村振興青年實踐基地落地長樂湖里村
- [03-24] 文化深 情懷濃 顏值高 長樂猴嶼鄉繪就鄉村振興高級版藍圖
- [03-19] 古槐鎮嶼北村僑胞捐款助力鄉村振興
- [03-17] 長樂古槐龍田村:紅色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