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長樂:近鄰黨建落地開花 幸福民生結出碩果
2021-08-10 15:35:4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芳菲盛夏,小區內繁花盛開,微風輕撫衣袖,帶著絲絲梔子花的香氣,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在樹下,黨員志愿者與居民圍坐在一起,聽民聲、知民意、解民憂,和居民當近鄰。溫馨和睦的畫面在福州長樂的每個小區上演著,黨建服務來到了居民身邊,讓和諧鄰里情在群眾身邊洋溢,全面展現著長樂區推行近鄰黨建工作的成果。 長樂區近鄰黨建突出謀劃系統化、聯動制度化、共建常態化、服務人性化,將“近鄰”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理念,全面開展“近鄰黨建攻堅月”,建立近鄰黨建工作周例會等機制,常態化部署跟進,注重條塊資源整合、推動部門下沉服務,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黨群共治理 拉近“鄰距離” 早晨六點,和煦的微風伴著鳥鳴,吳航街道十洋社區美景園小區古樸雅致的遮雨棚下,老人們倚坐于石椅上,一邊喝茶一邊討論著正在播放的閩劇;另一旁,鄰居一起在嶄新的健身公園內一邊健身,一邊訴說著最近身邊的新變化…… “樹木越來越茂盛了,在小區里鍛煉一點也不覺得熱,而且花香撲鼻。”“是啊,自從成立了小區黨支部,身邊變化真的很大,停車位變多了,電動車充電樁掃碼就能充電,智能門閘嚴格管理小區車輛進出,小區管理更智能了!生活越來越幸福。”“現在我們也能為小區的治理出謀劃策,真好!”小區處處有溫情,目之所及皆美景,人居環境的提升,讓居民好評連連。 暖心畫面的背后,離不開小區黨支部和居民之間搭建起的一座座“紅色連心橋”。小區黨支部把民主協商平臺建在居民家門口,通過“黨群議事會”平臺、小區黨群服務站等收集民情、民意,切實解決小區的熱點難點問題,也讓更多的居民積極地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來,撐起鄰里共建“互聯網”,實現“協商在鄰里、對話在鄰里、和諧在鄰里”,也讓黨群的心靠得更近。 打造黨群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新格局,是近鄰黨建核心之一。它凝聚黨支部、居民及共建單位的力量,共同促進生活環境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以社區黨總支部為核心、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點,以小區黨支部為接觸點,推進黨建工作向新領域、縱深化方向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長樂區不斷健全“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按照應建盡建原則,成立小區黨組織69個,小區黨組織覆蓋率達100%。嚴密布設黨建網格,在社區、小區、樓棟分設三個層級黨建網格,將156家駐區(共建)機關企事業單位納入網格管理,每個網格配備“兩長兩員”共600余名,常態化入格走訪服務,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智能新高度 共譜“鄰里網”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走進吳航街道西關社區民主小區,系統化、智能化的管理讓小區居民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主小區將“智慧社區”的理念引入基層治理,打造黨建大數據服務平臺,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管理手段,打通鄰里之間的“串門路”。 居民不僅可以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智慧西關”留言板等渠道反饋問題,還能線下在“和鄰友約”說事廊院、連心亭等場所溝通交流。小區黨支部在接到居民反映后,組織邀請黨員、居民代表、相關當事人等在鄰里中心召開“鄰里議事會”,進一步鼓勵鄰里“有事敞開說”“有話盡管說”,真正做到“小區好不好,居民說了算”。 同時,作為近鄰黨建的另一模式——紅色業委會,在小區管理中也運用智能管理發揮著大作用。 為了降低電動車上樓充電引發的安全隱患,小區電梯內安裝了最新的智能識別系統,在每個電梯間墻上粘貼禁止電動車進入電梯的提示,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將電動自行車“拒之門外”,從而切實保障小區居民安全,小區紅色業委會的細心、用心和暖心讓居民頻頻點贊。 對于不斷提升的安全感,住在吳航街道西濱社區濱江望郡小區的居民深有體會。 “我們小區內先后安裝了監控130路,其中包含3路高空鷹眼和28路高空拋物監控,還安裝了高空AR立體云防控平臺,系統集成視頻聯動系統、人臉識別系統、智能停車場系統、房屋人口管理系統等,大大提升了安全感。”濱江望郡小區業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19年以來,濱江望郡紅色業委會和物業共同推進平安智慧小區建設,以智慧型基層黨建服務體系,打通聯系服務黨員群眾和小區治理服務的“最后一米”,充分運用大數據,加快推進平安智慧小區建設。 通過積極探索近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能化管理進一步縮短了黨員志愿者聯系服務居民的半徑,人文環境優化、鄰里互幫互助、生活品質提升,一幅“人美、景美、心更美”的高顏值近鄰黨建畫卷持續展現。 守望更貼心 共建“鄰里情” 夜幕降臨,文武砂街道碧海銀灘小區內吃完晚飯的居民圍坐在露天電影播放幕布前,參與“看紅色電影, 學百年黨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公益電影主題展映活動,鄰里坐在一起觀看紅色電影,放映結束后,居民仍意猶未盡。振奮人心的紅色經典影片,不僅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進一步弘揚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紅色文化,唱響時代的主旋律,營造和諧溫馨的社區氛圍。 在管好居民身邊事、日常事的同時,社區黨總支部的工作還逐步向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和諧鄰里氛圍等方面延伸,讓居民切實享受到生活居住、人文環境變化的紅利。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以精神文明為目標,結合“我們的節日”“公益日”“讀書日”等節日載體,不斷培育著“和睦相處、團結友愛、鄰里互助”小區文化。 飯菜飄香的長者食堂、書聲瑯瑯的暑托班、鄰里互助的綠植小超市……為滿足社區內不同年齡層次居民的多種文化需求,長樂區各社區組織開展了種類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傳播小區正能量,并聯合街道部門、共建單位開展走訪慰問幫扶活動,弘揚鄰里關愛互助的精神。 今年以來,長樂區發出《致廣大小區黨員的一封信》10815份、《“鄰里一家親”倡議書》15481份,鼓勵小區黨員亮身份、勇擔當。目前,12個區委常委均掛鉤聯系小區黨支部,35名在職黨員、22名在冊黨員、25名離退休黨員,擔任小區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 長樂區還將街道黨建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納入“近鄰服務圈”,社區、小區黨組織主動鏈接共建單位等多方資源,改造利用配套用房、樓棟架空層等公共空間,打造小區黨建活動陣地20個,全部面向居民開放使用,并在各小區推行“黨員日”“愛鄰日”“睦鄰日”等活動。 今年以來,全區各級各類黨組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廣泛開展“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活動,落實民情收集處理機制,答復群眾咨詢3311件,受理便民服務6496件,解決群眾實際問題103件;開展“走街巷連民心”活動,組織黨群共建活動229場次,場地共享92次,服務共享59次,認領群眾“微心愿”402條,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在職黨員進社區、小區報到服務22697人次。(王至瑩) |
相關閱讀:
- [08-09] “量體裁衣”激發人才活力 長樂區人社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 [08-09] 長樂區文武砂街道:鏟車擺渡 救出30多名被困工人
- [08-06] 長樂:狠抓餐飲網絡整治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 [08-06] 長樂區部署防御第9號臺風“盧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