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三溪村:水波上的村莊 槳聲里的鄉愁
2021-09-22 11:30: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沿著“龍潭”旁的山間石階拾級而上,行不遠便可看見“紫陽閣”。 古橋悠悠,夢里水鄉 三溪村背倚屏山,從長樂與福清交界的王母山麓奔瀉而來的溪流,在村頭分為南北兩溪,連同上游的潼溪,三溪匯集,三溪村因而得名。 三溪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商貿繁華。據《長樂縣志》記載,唐朝初期即有鄉人在三溪居住,廖、董二姓是當時的主要居民。唐中期遷入了陳姓和潘姓。如今,共有十八姓人家在這里和諧相處。一千多年里,理學、宗族、商賈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形成了三溪獨特的崇儒尊孔、夜渡龍舟等傳統習俗,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1999年,三溪榮獲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稱號。 “門前三溪水,不改唐時波。”一進村,你就會不自覺地被那清澈的溪水吸引住目光。南溪從村中穿過,一座座房屋夾溪而筑,溪畔的小街巷蜿蜒曲折,四通八達。陽光透過樹影在水面跳動,溪水潺潺,波光粼粼,順著小小的石階走到水邊,掬一捧水,就照見水中的笑臉。有人家把陽臺伸到溪上,于是感覺那房子就像一只船,在水上漂動。這里,會不會就是你的夢里水鄉? 溪水之上,是形態各異的橋。在三溪村,唐宋始建的古橋現存5座,最有名的當屬大橋和首橋。大橋跨北溪,始建于唐代,石構,三墩四孔,每孔由4根石梁共16根架成,橋全長43米,寬2.4米,為長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首橋跨南溪,位于南溪與北溪交匯處,始建于宋代。橋為單孔石構平梁橋,橋長8.8米,寬2.24米。蓊郁的千年古榕之下,兩只威嚴的石獅靜靜守護在橋頭。8塊明清時期留下的修橋功德碑立于橋邊,一個個名字,勾勒出數百年前鄉民的印記;一段段文字,講述著光陰的故事。 |
相關閱讀:
- [09-22] 中秋不停工 攻堅往前沖 長樂實打實推進項目建設
- [09-22] “辦不成事”窗口專治“疑難雜癥” 長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
- [09-22] 長樂福北路綠化提升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 [09-20] 長樂區開展垃圾分類投放不規范行為專項執法 13人被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