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龍田村:聆聽老區那一段紅色故事
2021-09-26 09:36:3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古槐鎮龍田村位于董奉山下,轄龍田、井南、港尾、董厝四個自然村??偯娣e2.9平方公里,現有村民1010戶,總人口3308人。 域內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有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董奉草堂、杏林廣場、革命老區紀念館等風景名勝。 這里先后被授予“福州市生態村”“福州市文明村鎮”“福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長樂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這里的紅色故事吧~ 龍田村是古槐地區開展革命斗爭最早的鄉村,也是老區主要基點村之一。 1931年,中共福州市委把重點工作放在恢復發展黨組織工作上,先后派古槐新宅村林文騰、龍田村鄭長賀返鄉開展農運,發展了一批黨員,由此建立了古槐地區第一個中共支部——龍田支部,鄭長賀任書記。 1934年1月,林文騰在攻打連江馬鼻戰斗中犧牲,由于黨員革命斗爭缺乏經驗,龍田黨組織活動受到嚴重制約,后鄭長賀又因“共產黨嫌疑”,兩次被捕入獄,龍田黨組織活動幾乎陷于停頓,直到1945年3月龍田支部重建。 鄭長賀獲釋回鄉后,與活動在長樂與福清交界的共產黨員陳亨源、陳金來取得聯系,又積極投身抗日反頑斗爭,直至迎來長樂解放。 這片紅色熱土見證了革命先輩組織農會,開展減租斗爭的點滴過程。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老區村也迎來了新發展。 龍田村以紅色文化為村子振興“鑄魂”。為繼承和發揚優秀的革命文化傳統,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2017年,龍田村積極開展“紅色領航工程”,自籌資金130多萬元,建成革命老區紀念館,并將其打造成黨員干部提高自身修養的紅色陣地。 龍田革命老區紀念館布展以編年體為主,通過一幅幅畫面和文獻資料,重點展示1928年4月長樂第一黨支部建立后的20多年間,發生在長樂大地上英勇悲壯、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史實。 紀念館內設有“重溫入黨誓詞廳”“紅色歷史書屋”“紅色路線走廊”等場景,200多幅直觀形象的畫面和文獻資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革命老區人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戰斗歷程和他們保家衛國、舍生取義的高風亮節。 紅色文化旅游好去處 龍田村作為美麗鄉村再提升村及美麗長樂大行動精品示范村,黨員及群眾積極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振興建設為契機,充分挖掘鄉村發展潛力,大力實施生態保護、村莊整治、產業發展、設施完善、文化建設五大工程,加快推進城鄉統籌、持續提升人居環境,補齊農村民生短板,打造農村生態宜居環境,為村民生產生活和發展創造一個內涵豐富、和諧健康、品質優雅的生活環境。 為宣傳老區精神,助推老區持續健康發展,龍田村除了建成革命老區紀念館外,還將紀念館旁一塊雜草叢生的土地改造為老區公園。 經過幾年的不斷改造提升,如今老區公園與革命老區紀念館已成為龍田村的標志。 龍田村還以紅色文化為抓手為鄉村“塑形”,村內正在建設一條800米的“董奉山龍田村紅色記憶道路”,重點展示龍田村的歷史文化、黨建成果。后續將結合現有資源將龍田村打造成一處集革命教育、傳統文化教育、鄉村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紅色文化旅游基地,讓游客重走紅色路、聆聽紅色故事,體驗特色鄉村旅游,持續帶動村民就業,助推鄉村振興。 紅色路線推薦 紅色路線:龍田村-龍田革命老區紀念館 (資料來源:長樂龍田村、福州日報) |
相關閱讀:
- [09-26] 長樂:朝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窗口方向奮進
- [09-26] 長樂營前開展“兩違”整治宣傳
- [09-24] 重點項目相繼建成 創業公司紛紛落地 鄉村旅游方興未艾 福州長樂:創拼闖干 跑出航城“加速度”
- [09-24] 長樂松下鎮拆除一處違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