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營前街道長安村:志愿服務積分制“兌”出新風尚
2021-11-08 08:51:39?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沐方婷 記者 余少林)“老人家走了,我們理解你的心情,但老人家最看重的還是晚輩的心,與你辦多少酒席沒有必然的關系……”近日,面對沉浸在喪母之痛中的林英,鄰居鄒玉珍一邊安慰一邊勸說。既是鄰居又是朋友,長樂營前街道長安村志愿者鄒玉珍的話起了作用,最終林英同意不操辦酒席,并承諾不發紅包,還縮減了樂隊、花圈和拱門的使用量。 自長安村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志愿服務活動積分管理以來,鄒玉珍參與移風易俗志愿活動的頻率更高了,憑借多次活動積累的高積分,去年她入選長安村優秀志愿者。 去年7月,長安村聯合朝陽社工積極推進志愿服務活動“積分制”,將破除陳規陋習、紅白喜事簡辦、抵制高價彩禮、志愿服務等移風易俗內容納入積分管理。“根據活動性質,志愿者每參加一次活動都可積累10分到30分,我們還制作了志愿服務積分臺賬,志愿者每次參加移風易俗活動的時間可以換算成積分并計入積分卡。”朝陽社工相關負責人牛楠告訴記者。 積累的積分如何變現?“按照一定的兌換比例,居民可憑借積分前往村里的積分兌換點,兌換洗衣液、水杯等生活日用品。同時,積分也是我們年底進行優秀志愿者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通過‘有形’與‘無形’的兌換方式,將積分激活。”牛楠介紹。 在制度推動下,村民參與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的熱情被逐漸點燃。“過去,村里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志愿活動時,大家的熱情并不高。如今,在積分制影響下,村里再也不用挨家挨戶做工作了。目前全村已有志愿者100多人,大家都能自覺做好村里移風易俗工作的志愿者和宣傳員。”長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巖云說。 積分累積的過程也是長安村文明積淀的過程。自2020年7月以來,全村共精簡婚喪喜慶事宜33場,節省資金350多萬元。林巖云表示,積分制讓“村里事”變成了“家家事”,志愿者作出表率,帶動更多村民在文明實踐中“唱主角”,讓鄉村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
相關閱讀:
- [06-07] 長樂營前街道:逐夢遠航 奏響鄉村振興曲
- [05-18] 長樂營前街道宣傳“兩違”整治
- [02-25] 長樂區營前街道開展“兩違”整治宣傳
- [01-22] 長樂營前街道深入宣傳“兩違”整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