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漳港街道門樓村共享時光產業園的“前世今生”
2021-11-15 10:15:47?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門樓村共享時光產業園。通訊員 呂燦婷 攝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沐方婷 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呂燦婷 近日,在距離濱海新城4.7公里的長樂漳港街道門樓村,一座共享時光產業園的“紅火”生動見證了一塊閑置多年的荒地如何變身“鄉村寶地”。在“共享經濟”思維模式的啟發下,這場“華麗變身”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邂逅“詩與遠方”,給鄉村振興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全新氣象。 為濱海新城打造的“專屬定制” 14日,記者走進門樓村,一眼就看到醒目的“共享時光產業園”招牌高掛墻頭。漫步其中,場地辦公、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客房典雅整潔,開窗即能遠眺大海,到晚上更是滿目星空,再大快朵頤地吃上漳港海鮮,便是完整而美好的周末時光。 作為福州市鄉村振興試點村,近年來,門樓村在大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以漁業和農業產業為依托,不斷帶動村民增收。但是面對村內常年閑置的舊校舍和空房,如何將閑置資源有效利用,讓更多村民從中受益,成為門樓村黨總支部書記柯瑞祥的心結。 在和如今共享時光產業園項目負責人陳國耀的一次閑聊中,柯瑞祥得知目前濱海新城已有680家企業入駐,每逢周末,企業團建、活動沙龍等需求缺口較大。此情此景下,距離濱海新城僅有4.7公里的門樓村何不來一款“專屬定制”?于是,聚焦企業辦公、團建、人才交流、親子活動的門樓村共享時光產業園應運而生。 “目標地”就選在已閑置多年的原門樓村小學地塊。“原先這里的野草都長得齊膝高,房屋破舊,一片荒蕪。”陳國耀回憶道。經過半年的改造,整個產業園煥然一新,共享辦公、共享餐廳、共享茶室等各類共享空間一應俱全。 縱觀整個項目,“共享”二字引人注目。“我們通過搭建共享空間,建立密度更高、溝通成本更低的創新核心區,讓企業員工享受鄉村慢生活的同時,也能加強跨界交流,同時企業按需使用停車位、WIFI平臺等園區設施,也能提升資產使用效率。”陳國耀告訴記者。 鄉村“微度假”帶來愉快時光 共享時光產業園今年“十一”長假試運營以來,門樓村多了一股新鮮、熱鬧的氣息。“以前,村子里人氣不旺,都是我們幾個‘老兵’,現在一到節假日,村子里新面孔多了不少,熱鬧得很,連海鮮都比以前賣得多。”漁民柯連官說。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濱海新城企業員工劉美瑞和同事在共享時光產業園共享了一段愉快時光。“長途旅游有限制,門樓村距離濱海新城僅有10分鐘車程,在這里既可以辦公,又能陪伴家人過周末,真不錯。” 緊鄰濱海新城與長樂機場,地理優勢讓共享時光產業園的發展后勁十足。負責人陳國耀也是濱海新城小租配齊眾創空間創始人,公司依托濱海新城的680家企業資源,不斷吸引企業入駐,開展團建、度假活動。 對于村民而言,共享時光產業園不僅讓門樓村多了人氣,也提供了另一處茶余飯后的休閑場地。同時,項目也為村里帶來一年至少18萬元的村財收入,部分村民還在產業園內找到了工作。柯瑞祥感慨道:“鄉村振興要想發展得好,必須轉換思路,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潛力。” “未來該產業園將繼續擴大規模、完善設施,采取園、村合作模式,打造10畝采摘園,并將村里原來的140畝河道景觀改為垂釣基地,增加產業鏈附加值,采摘園和垂釣基地建成后,將優先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讓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諸多福利。”柯瑞祥說。 |
相關閱讀:
- [08-30] 長樂漳港街道搭建海岸“防護網”22名安全員守護12公里海灘
- [04-02] 長樂漳港街道:消防安全不放松 愛河護河在行動
- [03-02] 長樂漳港街道愛心超市很暖心 困難群眾每月免費領日用品
- [02-02] 長樂區漳港街道致力保護古厝傳承文化遺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