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檢察院攜手多部門守護“候鳥天堂”
2021-11-18 08:53:11?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長樂檢察官到現場查看河道水質情況。通訊員 黃穎 攝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沐方婷 通訊員 黃穎 晨光灑在金色的海灘上,一群黑臉琵鷺悠閑地在灘涂上嬉戲覓食,幾只針尾鴨從不遠處的茂密水草中躍起,一隊大鳳頭燕鷗緊貼著水面掠過……初冬時節,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又熱鬧了起來。越冬候鳥用翅膀為濕地生態投票,這離不開當地對于濕地生態保護的理念共識,關乎濕地的生態難題在各方合力下都能迎刃而解。 候鳥的天堂,傾心守護 “現在越來越多的候鳥來這里覓食、棲息,要感謝檢察官幫助解決了濕地內違建養鴨場的歷史遺留問題。”17日,閩江河口濕地公園管理處林副主任說。 位于長樂區的閩江河口濕地面積超過2300公頃,這是一片原生性河口濕地,是東亞至澳大利亞之間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不少候鳥的越冬地。根據《福州市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在濕地核心區、緩沖區內不得從事畜禽飼養、水產養殖等生產經營活動。 近年來,隨著閩江河口濕地上的系列違規經營被叫停,一個“始終拆不掉”的鴨場成為壓在當地鎮、村干部及濕地管委會工作人員心頭的一塊石頭。近日的一次濕地生態專項巡查中,福州、長樂兩級檢察院“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檢察聯絡室”得知了這一情況。 為此,檢察官深入調查找出問題癥結:平衡居民生活訴求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充分考慮到該村民無力承擔拆除費用的客觀條件,檢察機關第一時間牽頭召集屬地鎮政府、濕地管理處、區林業局等相關部門,召開訴前圓桌會議,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協商妥善解決方案。 “有了司法力量的介入,在保障村民搬離后的基本生活前提下,加上協同機制效益的充分發揮,更多角色參與到濕地保護中,最終這個鴨場被徹底拆除,實現濕地生態保護的長效治理。”長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周國勇說。 線上線下共護河湖濕地 水是濕地的靈魂,濕地是水的搖籃。長樂有大小河道257條,奔流向東最終匯入閩江入海口,位于入海口附近的閩江河口濕地和長樂的河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作為全省首個入駐“智慧河長”管理平臺的基層檢察院,長樂區檢察院不僅與長樂區河長辦建立多項協作機制,還創新提出“線上檢察監督”的司法理念。 長樂區檢察院入駐“智慧河長”管理平臺后,定期查看河道公共視頻,充當線上巡河衛士就成為長樂區檢察院法警大隊副大隊長林圣的一種“新常態”。近日,通過上洞江流域的一處公共視頻,他清晰地看到原本僅有七八米寬的河道足足有一半被建筑垃圾堆滿,河水也因此渾濁不堪。 “河道被侵占,除了影響下游水質,還可能危及防汛安全,我們通過線上發現問題,即刻線上發起檢察監督,積極磋商當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等依法履職,督促盡快整改到位。”林圣說,幾天后,當他再次通過公共視頻查看河道情況時,發現侵占河道的垃圾已被清理完畢,清澈的河水又開始涓涓流淌。 “我們結合‘智慧河長’平臺收集問題線索,并強化數據分析推動案件辦理,深度學習算法,形成線索關系圖譜,建立分層級處置機制,發現生態問題,第一時間啟動線上檢察監督程序。”林圣說,今年以來,長樂區檢察院已收集行政執法等基礎線索數據3萬余條,推送有效線索40余條,立案生態環境、食品安全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10件,發送檢察建議10條。 違法排污、水質問題、河道被侵占、防汛安全……任何一個危及閩江的生態問題在線上就能全程高效解決,“只有長樂的大小河湖水質真正變好了,閩江河口濕地的水質才有根本保證,鳥兒們才會將濕地當做安全的家園,每年冬季,才會有更多鳥兒來這里越冬、歇腳。”周國勇說。 |
相關閱讀:
- [09-26] 長樂梅花鎮:守護美麗閩江 做大文旅產業
- [03-02] 提醒!3月1日起,閩江流域嚴禁做這件事!違者重罰!
- [11-10] 長樂獲閩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試點正向激勵,獎勵資金500萬元!
- [02-07] 一份檢察建議 護住一江碧水長樂區檢察院踐行為民初心 回應民生關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