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紡織業邁向智能化高端化
2022-04-20 08:13:4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自動化生產線,紡機數據共享,“智慧大腦”一屏掌控,數據分析優化管理方案……近幾年,長樂的新華源科技集團正乘著數字化改革的東風,探索出一條智能紡紗的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源科技集團紡織大數據管理中心。 這只是長樂紡織業邁向智能化高端化的一個縮影。當前,通過數字賦能先進制造業專項行動,長樂區現已打造了8個數字化示范車間和5個智能化工廠,建成具有一定規模、賦能作用較強的平臺8個,助力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研發 大數據管理平臺 日前,記者來到新華源科技集團看到,寬敞整潔的生產車間里,恒溫恒濕的工作環境下,一臺臺高速運轉的自動化機器代替了忙碌的紡織女工,偌大的車間僅需幾個工人負責巡視和簡單操作。抓棉、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絡筒、打包碼垛,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貫穿了紡紗工藝的全過程。 新華源科技集團總裁陳文介紹:“近幾年,我們在設備智能化技改方面投入了非常多的資金,設備自動化率不斷提高。通過利用智能化的設備和大數據化的管理軟件,不斷提升車間的生產效率,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減少對傳統產業工人的依賴性。” 去年底,新華源科技集團還引進香港中文大學技術團隊,成立了福建數紡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適用于本企業應用場景的工業互聯網紡織大數據管理平臺。這個平臺的應用,相當于為企業裝上了“智慧大腦”,車間開臺、車間用工、設備運行、溫濕度、產品產量等各類數據采集后,通過數據服務器上傳到平臺,管理者可實時了解各類數據,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的數字化、可視化管控。 通過智能化設備應用,數據化管理平臺配套,新華源科技集團智能紡紗車間萬錠用工可降至12人左右,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產品品質大大提升,運營成本降低10%以上。 從“中國制造” 到“中國創造” 近日,福州市政府發布2021年度福州市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在獲金獎的4家企業名單中,長樂企業福建省鑫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港紡機”)在列,獲獎的專利名稱為一種分結構的寬幅提花經編機。 該發明專利屬于在傳統基礎上的一個改進型專利,解決了本領域的關鍵性、共性技術難題。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比,性能優勢明顯。該專利不僅通過了專家組的嚴格審核,更為鑫港紡機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公司是目前省內少數生產多梳賈卡經編機系列和最早生產多梳賈卡帶壓紗板經編機的專業廠家,產品總體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徹底打破了德國卡爾邁耶公司多梳櫛經編機系列產品長期在國內的壟斷地位,對我國的紡織裝備行業總體技術水平提升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長樂區將落實獎勵政策,為企業發放福州市級獎勵金額50%的配套獎金,鼓勵企業繼續鉆研科學技術,不斷提升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 長樂紡織業走出 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5G、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點,新型工業化進程正在加速,催生出許多新業態、新模式,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目前,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企業近500家,連接紡織設備6500余臺,涵蓋化纖、紡紗、織造、染整等多個紡織細分行業。同時,該平臺作為國家標識解析二級標識節點(福州)的重要入口之一,已完成200多萬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注冊及解析。 借助新動能,長樂紡織產業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平均減少60%以上的一線操作人員,節約能耗20%,構建更貼近市場、更精準、更快速的產品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王圣潔 文/攝) |
相關閱讀:
- [04-18] 福建省首個智慧能源紡織工業園區投用
- [05-21] 紡織面料新趨勢:科技 綠色 時尚 專家和業界代表共話功能性新型材料的未來
- [05-21] 長樂紡織產業:從草根工業到超千億產業集群
- [05-13] 金融活水源源來 長樂農商銀行:助力小微紡織企業發展壯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