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鶴上鎮全民參與“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
2022-05-11 08:27:44?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青少年志愿者參加清潔家園活動。記者 余少林 攝 5月8日是長樂鶴上鎮“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的攻堅日。這一天,白眉村陳鳳金老人的家中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志愿者小雷帶著旒峰小學10多名小學生,到老人家中“大掃除”。三年級的王澤泓和同學干得很起勁,度過了一個別樣的“母親節”。陳鳳金開心地和志愿者、學生們拍照合影。 “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正在長樂鶴上鎮掀起攻堅熱潮。“我們每周開展一次大規模的人居環境整治,發動人人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持續營造氛圍,推動‘干部干、群眾看’向‘帶動群眾一起干’轉變。”鶴上鎮鎮長游金盾說。 暗訪各村居 抓拍照片對照整改 “鯉魚山工業區的這片榕樹下,原來是歷史遺留的兩個小‘垃圾場’,惡臭難聞。9日,我們把‘垃圾場’鏟除,清理了一整天。現在這一片變干凈,村民都叫好。”鶴上鎮仙街村村民陳孔化開心地說。 每到周末,鎮村干部、志愿者都會活躍在村居的各條主干道、農貿市場、河道周邊,開展清掃垃圾、巡河護河行動。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陳孔化也沒閑著,化身志愿者參與到行動中。 上周日,長樂鶴上鎮組織22個村居再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陳孔化跟隨鎮村干部,鏟除了鯉魚山工業區的垃圾堆。“沒想到地下埋了好多陳年垃圾,鉤機從上午8點多一直忙到下午4點多,整整清理出10多車垃圾。”陳孔化說。 這處陳年垃圾的發現,多虧陳文律、陳明亮、李志偉三名年輕人近段時間的忙碌。 為讓清潔家園行動有針對性,長樂鶴上鎮按照大村拍照500張、小村拍照300張的要求,安排三名年輕人組成工作小組,深入22個村居“暗訪”拍照。自從“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開展以來,三人已經拍了4500多張照片。 “照片上體現的問題分解到各村居落實整改,目前部分問題已整改到位,沒有整改到位的繼續整改。”鶴上鎮三級主任科員張弘告訴記者,通過每周的清潔家園攻堅行動,截至目前,鶴上鎮累計組織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活動96場次,1.01萬人次參與,共出動大型機械89臺次,清理垃圾約1188噸、溝渠20公里、淤泥約3000立方米,人居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 各方來考評 建立紅黑榜進行獎懲 人居環境經過一段時間整治,到了檢驗時刻。“五一”期間,一支由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教師、志愿者等組成的考評隊伍走進岱嶺村、京林村等8個村居。他們一邊看,一邊對“最美線路”、房前屋后整治、河道整潔情況等進行打分,并提出改進意見。 在京林村,有些村民的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還種上了花花草草,讓考評組眼前一亮。“很不錯,干凈美麗有亮點。”區人大代表裘蘭貞不禁夸贊。夸贊歸夸贊,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建議:“房前屋后干凈漂亮僅有幾戶村民,要把村民的好做法向全村推廣,促進全村的整體面貌改觀。” 岱嶺村岱嶺湖風景宜人。“湖周邊整治得很清楚,但是缺少文化內涵,可以挖掘下湖的歷史加以展示。”教師代表陳賢瑜直截了當地說出了岱嶺湖的美中不足。 當天,考評組一口氣走完8個村居,有的村居獲得好評,有的村居獲得差評,分數全都體現在鶴上鎮一樓大會議室門口的“‘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紅黑榜”上。 “我們建立紅黑榜制度,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師、志愿者等組成考評團,以任務清單、清整清單為重點,結合現場察看等情況每周、每月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評比排名,對清理整治成效好的村給予紅旗,對成效不佳的村給予黑旗。做得好的,給予相應獎勵,做得差的,進行約談,不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長樂鶴上鎮宣傳委員陳偉介紹。 全民共參與 形成濃厚社會氛圍 對旒峰小學三年級學生王澤泓來說,上個星期天,過得特別有意義。他和同學變成少年志愿者,在白眉村青年志愿者小雷帶領下,走進白眉村5戶老人家中,宣傳“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并幫助老人打掃衛生。 “房門口有一堆廢棄木材,我們一起把它們清理掉吧。”王澤泓和同學打掃衛生時,有了“新發現”,立即著手清理。王澤泓個子不大,但一人卻能搬動三四根木材,讓在場的人豎起大拇指。 一個上午時間,在青少年志愿者們的忙碌下,5戶老人的家中變得干凈整潔。 “自‘護河愛水、清潔家園’開展以來,我們廣泛發動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社工志愿者、教師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學生志愿者、村民志愿者和企業志愿者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最終目的是推動人居環境整治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長樂鶴上鎮黨委書記黃欽輝表示。(記者 余少林) |
相關閱讀:
- [04-28] 長樂鶴上鎮鳳翔路項目完成回遷選房
- [04-08] 長樂鶴上鎮東平村:搞好衛生有積分 積分多了兌好物
- [02-15] 長樂鶴上鎮開展“兩違”整治宣傳
- [07-22] 長樂區鶴上鎮舉行生活垃圾分類啟動儀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