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孩子陽光成長 長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受關注
2022-05-20 10:10:17?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參觀人員實地觀摩長樂一中心理咨詢中心。記者 余少林 攝 學業壓力增加、對自身感到困惑、在現實中碰壁……遭遇諸如此類困難,學生的心理變得更加脆弱,許多家長不禁感慨“孩子越來越猜不透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該如何做?怎樣才能及時發現孩子心理問題并給予正確引導?19日上午,福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會在長樂一中舉行,來自全市教育系統的100多名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上,長樂區現場展示了近年來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果。 完善硬件 全區各中小學均配備心理咨詢室 一張桌子,一盤細沙,幾名學生用各種沙具在沙盤中創設心靈故事,指導老師在一旁靜靜觀察,并不時記錄……古樹下,一棟兩層紅磚樓別有洞天,這就是長樂一中心理咨詢中心。在這里,新穎的心理輔導方式,讓參觀人員贊嘆。 “這是箱庭游戲室,又名‘戲沙園’,學生們在這里既可以撫摸沙子,體驗放松,也可在沙盤內運用各種沙具呈現心靈故事,表達超語言的內心體驗。”中心負責人林美春介紹,箱庭輔導室有5個大玩具架、近1500個沙具,學生在這里可以無拘無束地放飛自我。 記者了解到,這棟兩層小樓有7個功能室,除了箱庭游戲室,還有心理接待室、心理咨詢室、音樂放松室、宣泄室、心理專用教室、教研室等,并設有休閑區和心靈樹洞作為開放的活動區域。 “我們心理咨詢中心的前身是1998年設立的長樂一中心理咨詢室,那時候只是一間屋子,設備也很簡單,可不像今天這么先進。”林美春回憶道,2012年,在區教育局和學校的支持下,心理咨詢室“移步”學校陶媛樓,不僅從“單間”搬進了“別墅”,還斥巨資配置吶喊儀,供學生宣泄放松。近年來,又陸續增添許多設備,讓學生在和諧音律中愉悅身心。 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硬件設施的加持。近年來,長樂區教育局在心理輔導室建設上下足功夫,強化指導各校加強和規范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完善沙盤等設施設備。 “目前全區各中小學均配備心理咨詢室,總共約150間,通過不定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個別心理輔導、線上或線下心理講座,監測師生心理健康狀況,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長樂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升級“軟件” 名師高校加盟壯大教師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硬件支持,同樣也離不開師資這一“軟件”助力。 “孩子需要關心和陪伴,這是多年心理輔導經驗給我們的啟示。”作為專職心理教師,有22年輔導經驗的林美春告訴記者,她曾遇到一個案例,一名高一女生的父母離異后又各自組建家庭,女生跟著外公外婆生活,感覺被父母拋棄了,心態特別消極。 了解情況后,林美春便對這名女生進行心理輔導,并從高一一直關注到高三。“高中3年,她心理上有過不去的坎都會找我,通過疏導和陪伴,孩子最終也走了出來,保持住了穩定的情緒。這樣的例子太多啦,我也記不清自己疏導過多少學生了。”林美春告訴記者,在心理咨詢案例中,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心理疏導,都能從各種心理問題中走出來,因此,師資力量尤為重要。 近年來,長樂區教育局持續壯大心健教師隊伍,經過幾年的招賢納士,將48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163名兼職心理健康教師以及1名教育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收入麾下。 今年2月,長樂區教育局還與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簽訂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依托閩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學科專業力量,結合心理學學科研究生、本科生專業實踐實習,組建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組,深入長樂9所實習基地學校和15所實習輻射學校。 多向發力 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抓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加快推進福州教育強市建設的基礎工程。福州市已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強市十大工程之首的立德樹人工程任務清單中。 當天的推進會上,根據福州市教育局工作部署,長樂區教育局也對下一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確了方向。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青少年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安定穩定。”長樂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將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加強調查研究、抓實隊伍建設、落實組織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互通共享的“全區、全員、全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開拓長樂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此外,我們還將與區民政局聯合,計劃在區福利中心建立青少年心理援助及行為干預中心,派駐一名優秀的精神病醫生并招聘2名心理咨詢師,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專業援助和危機干預。”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將再在區福利中心建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利用閩南師范大學資源,不斷提升家長家庭教育能力。(記者 嚴鑫 余少林) |
相關閱讀:
- [05-20] 長樂:“積”發文明鄉風 “分”享美好生活
- [05-19]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自助供電營業廳助推電力服務持續升級
- [05-19]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社企聯創 提升優質服務
- [05-18] 免診查費!13個特色專科門診!長樂這家三甲醫院試運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