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區鶴上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入人心
2022-06-27 09:36:2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從在房前屋后亂堆雜物,到把家園清理得干凈整潔,長樂區鶴上鎮白眉村七旬老人鄭玉金的衛生習慣迎來了轉變。維護好自家的衛生,爭取獲得積分,再到愛心超市兌換獎品,現在是老人每個月最期待的事之一。 轉變始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今年以來,長樂區鶴上鎮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推行全覆蓋,群眾從“一旁看”轉向“一起干”,從“要我整治”變為“我要整治”,農村顏值刷出新高度。 白眉村 積分換物 激活主人翁意識 積攢瓶瓶罐罐、廢棄紙皮,是鄭玉金長期以來的習慣,不過近來卻有了改變。 “現在村里流行攢‘積分’,還能靠積分兌換到米、油呢,比攢瓶罐更有‘奔頭’。”鄭玉金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在鄭玉金的小院里,過去瓶罐雜亂堆放的一幕不復存在,院里擺上小盆綠植,清新整潔。“小院一下子清爽了不少!”白眉村村干部王云璋說,“說起來,依姆一開始還有些不情愿。現在,變為主動收拾、幫忙,我們入戶評分時很驚喜,還給她積了不少分。” 白眉村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扮靚容易,但維護難,村里決定引入積分制,把門前“三包”、垃圾分類等都納入考評,并積分獎勵,以充分激活村民主人翁意識,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王云璋坦言,積分制要推廣起來也不易,不少村民嫌麻煩。“現在,積分制能順利地在全村鋪開,‘黨建+三社聯動’是密鑰。” 兩年前,白眉村與天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達成合作,把社工引入鄉村。 每周,天朗社工、黨員志愿者都會走進幫扶結對的孤寡、困難老人家中,測血壓、話家常,并主動幫忙打掃衛生,宣傳推廣人居環境整治等行動,村民逐步參與到這些行動中。 就在上個月,黨員、學生、志愿者一同參與到村莊“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行動中,一邊清理,一邊還能賺積分。“積分制量化了評價體系,讓村民成為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受益者,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更順暢了。”王云璋說。 東平村 典型帶動 村莊顏值大提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帶來的“能量”,超出了東平村黨支部書記王榕琴的預期。“它帶來的是從‘面子’到‘里子’的變化,提升了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也刷新了村莊顏值。”王榕琴說。 事實正是如此。走進東平村的主干道,綠意盎然、干凈整潔,是給到訪者的第一印象。再深入了解,村民房前屋后,打造出的微花圃,色彩斑斕、別具一格,令人贊嘆。 美,寫在村莊的街面上,這個結果著實來之不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試行前,東平村將村莊劃分成5個網格,老年志愿者、黨員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入戶宣傳。廣泛宣傳后,仍有部分村民認為這是一陣風,“懶得動”。 必須讓村民看到實效。村兩委隨即先發動熱心村務的5戶村民作示范。一個月后,村兩委干部組織村民到這5戶村民家中參觀。 “太漂亮了。”“原來房前屋后也可以這樣改。”看到直觀的成果,村民恍然大悟,積分制換來的不只是愛心超市的獎品,還可收獲別人的贊賞。之后,大家為了不落人后,都自覺做好房前屋后衛生,有村民還玩起創意,種上花花草草,扮靚自家庭院。 王榕琴說,現在有了積分制,不論是村兩委還是村民,大家做事都有條有理,一說就通,工作順暢了不少。 新覽村 宣傳評比 垃圾分類入人心 垃圾分類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內容。鶴上鎮在新覽村率先推行將垃圾分類工作融入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中。 在新覽村,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樹立。“村里實行垃圾分類,把垃圾分好,拿到積分可以獲得獎品,最近大家都爭著做好分類工作!”近日,村民陳依伯給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打電話時,仔細述說著村里的“新政策”。 村民從思想有抵觸,到接受新做法,新覽村的干部花了不少精力。村委會先從硬件著手,在村里建了垃圾分類屋,接著,以個別小區為突破口,發動黨員、老年志愿者入戶動員宣傳。 “村干部、黨員、志愿者自己帶頭做好垃圾分類,并將分類好的垃圾提到垃圾分類屋投放,榜樣樹立起來,帶著其他村民也動起來。”新覽村黨支部書記陳忠鋌說。 每個月,試行積分制小區的居民在垃圾分類、清潔行動等內容上“比拼”。到了月底,包村領導、村干部、婦聯干部、鄉賢、村民代表等組成人居環境整治考評小組,走進村民家中現場評分,并以排名為依據為戶主發放積分。 積分制以點帶面推進后,新覽村的面貌進一步改觀。 疫情期間,新覽村還把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納入積分制。新覽村正在打造數字鄉村,利用已經打造的數字健康管理平臺可隨時掌握村民健康狀況。居家隔離的村民如果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也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的加分項,可獲相應的積分獎勵。 如今,在鶴上鎮,人人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把農村人居環境提到了新高度。(記者 余少林 藍瑜萍) |
相關閱讀:
- [03-10] 長樂開出首張垃圾分類混裝混運罰單
- [03-03]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新成效
- [12-17] 長樂湖南鎮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
- [12-15] 【溫暖長樂】首占鎮:垃圾分類進社區 綠色環保入人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