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在數字經濟浪潮中跨越前進
2022-07-25 14:41:3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在人們的印象中,紡織廠的生產畫面是“千人紗、萬人布”,但如今在長樂,借助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的東風,傳統紡織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統紡織業升級再造的背后,是數字賦能帶來的強勁動力。作為“數字福州”建設的主戰場,近年來,長樂區緊抓歷史機遇,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攻方向,不斷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涌動的數字經濟浪潮中,實現產業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2021年,長樂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55%,數字核心產業占比達9.5%,在全省處于領跑地位。 東湖數字小鎮。陳銘清 攝 推進智能制造 實現數字說話 受疫情影響,紡織產業發展面臨很大壓力,但恒申合纖卻實現逆勢上揚,今年上半年,企業滿產滿銷,總產值累計比增10.42%。 恒申以數字說話,保持強勁勢頭。疫情期間,恒申持續加快智能化、數字化建設。走進恒申智能化技改項目車間,在“數字大腦”操控下,上百臺機器設備自動高速運轉,細如蠶絲的潔白紗線,經由全自動絡筒機,“變身”圓鼓鼓的紗產品。 “‘數字大腦’在保障生產順利進行的同時,為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策略提供了數據支撐。”恒申合纖總經理梅震告訴記者,實現智能化、數字化后,大大釋放了人力,提升了產品品質,不僅如此,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相連的“數字大腦”能精準分析預判市場行情。去年底,公司就作出決策,一方面合理調配集團各子公司的庫存,另一方面加大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力度,以適應市場需求。“這兩年,隨著對防疫物資需求增大,我們研發的抗菌紡織產品訂單不斷,成為逆勢突圍的制勝法寶。” 濱海新城智慧中心。記者 余少林 攝 植入數字基因,產業釋放活力。智能化、數字化讓傳統產業搶占先機,在市場中贏得主動,擺脫疫情影響。 如今,在長樂區,類似恒申這樣的數字化示范車間、智能化工廠遍地開花。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長樂區推動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積極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打造數字化示范車間和智能化工廠,推動產業不斷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級。工業互聯網加速了傳統制造業升級再造,成為驅動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傳統產業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平均減少60%以上的一線操作人員,節約能耗20%,構建更貼近市場、更精準、更快速的產品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 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記者 余少林 攝 平臺經濟興起 點燃產業活力 平臺經濟是助推長樂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動力引擎。長樂區積極融入“平臺福州”建設,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 緊扣紡織、冶金、建材三大產業優勢,長樂打造本地特色行業類平臺企業。去年以來,長樂組建了福建海峽冶金、福州城投均和等供應鏈企業20家,初步形成購銷供應鏈體系。同時結合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挖掘和引進了數產公司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截至目前,全區56家平臺企業(項目)納統銷售額突破500億元。 短短一年多時間,中海創建設的長樂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完成500多家紡織企業上云上平臺,設備接入7000多臺,整合了長樂大部分紡織企業的上下游交易數據。如今,中海創發展高歌猛進,成為省內市場分布地域最廣、紡織行業占有率最高的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業務已經拓展到了泉州晉江。 類似這樣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發展的平臺企業在長樂蓬勃興起。除中海創建設的長樂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外,長樂區還壯大培育“互聯網+紡織業”的“樂紡云”平臺、專注“互聯網+蕾絲”的“坐視布管”平臺、服務鋼鐵冶金行業的“建鋼云商”等工業互聯網平臺。 恒申智能化生產車間有條不紊生產。記者 余少林 攝 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傳統制造業注入活力源泉。“一早就有外地客戶來采購。”近日,在大東海鋼鐵公司市場部,一個新訂單在“建鋼云商”平臺上“跳”了出來,銷售人員收到信息后,立即安排發貨。“幾乎每天都有客戶在線上詢價、采購產品。”銷售人員說,借助平臺,公司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拓寬了企業銷售渠道,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疫情帶來的影響。 “作為我市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主要陣地之一,我們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緊緊圍繞龍頭企業、重點行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建設。”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說。 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整個行業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針對紡織龍頭企業,長樂組建了一個供應鏈平臺,該平臺以永榮為核心企業,中海創提供技術方案,城投均和公司以及興業銀行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針對鋼鐵龍頭企業,長樂區與長樂冶金協會合作,組建海峽冶金供應鏈平臺,參與長樂系鋼鐵企業原材料和鋼材的采購與銷售,實現民營鋼鐵企業交易數據在長樂的集聚和存儲。 平臺經濟蓬勃興旺,點燃了產業的發展后勁,助力長樂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二期。(資料圖片) 打造產業高地 賦能經濟發展 借助“數字福州”的東風,長樂區承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溢出效應,打造數字產業高地,一批大數據龍頭紛紛入駐。 走進坐落于東湖之畔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一邊是湖光山色,旖旎風光,一邊是林立的研發樓,聯通東南數字研究、博思人工智能、貝瑞基因……一大批大數據公司企業云集于此,述說著產業勃興。 “但這里,最早是一大片沙地,目之所及,蕭條荒蕪。”長樂區文武砂街道黨工委書記盧文達告訴記者。 乘著信息化建設浪潮,東湖“顏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濱海新城啟動建設,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加速動建,推沙填地,一座座研發樓拔地而起。經過多年的建設,一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破殼而出,正乘著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時代風口,向未來起航。 在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辦公區里,一張張年輕面孔朝氣蓬勃,他們正鉚足干勁、凝神專注攻克新項目。“最近我們正在攻克一個大數據項目,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繼2018年在長樂創建聯通(福建)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后,中國聯通于今年5月在長樂正式成立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構建了“兩院、兩云、一基地、五大技術實驗室”創新能力體系,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耕工業互聯網領域,打造“工業互聯網第一品牌”。目前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在長樂建設的凱邦錦綸智慧工廠,成為該院打造的標桿項目之一。 駿鵬智能制造采用智能化生產設備。記者 余少林 攝 同樣入駐研發樓的還有全國數字經濟產業的領先企業博思人工智能。目前,企業正加快產業園建設。 “產業園由博思軟件集團全資子公司福建博思智慧信息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020年12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博思人工智能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內容為人工智能產業研究中心、運營中心、人工智能產業孵化中心、培訓交流中心、人才公寓與員工宿舍以及生活配套服務中心,預計入駐員工總數為3500人至5000人,一期總投資額約6億元。 “長樂發展數字產業,符合公司定位,另外,政府在土地政策、證件代辦等方面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決定在此發展。”博思人工智能相關負責人表示,博思人工智能產業園項目將持續用于培育增量業務,未來集團的多個重要項目將在此落地。 園區依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網絡運營商和聯通東南研究院、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等一批重要平臺,加快推動信息產業園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園區已注冊企業815家,合計注冊總資本超603億元,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 數字時代風起云涌,數字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正為長樂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記者 余少林) |
相關閱讀:
- [07-25] 長樂公路中心做好峰會服務保障
- [07-22] 福州市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交流會在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舉辦
- [07-22]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黨建聯創 護航數字峰會保電
- [07-22] 福州長樂:暑托班里歡樂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