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讓數字產業之花絢麗綻放
2022-08-08 10:16:14?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借助“數字福州”的東風,濱海新城承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溢出效應,憑借完善基礎配套的硬實力和招商政策的軟實力,打造數字產業高地。同時,通過精準招商吸引大批大數據企業落地,開啟產業發展新格局。 產業招商坐擁硬實力 民生、產業等各項配套設施完善,是吸引企業入駐的前提。5年來,濱海新城各項配套設施逐步健全,成為福州產業招商的一張名片。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陳建國 攝 交通路網寬。福平鐵路、長平高速、長福高速長樂段、東南快速通道、地鐵6號線、城際鐵路F1線(濱海快線)等交通大動脈,構建起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網絡;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架起空中橋梁,旅客年吞吐量已達1500萬人次,機場二期建設正加快推進,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600萬人次。 福州三中濱海校區。姜亮 攝 教育質量優。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福建省職教城、福州三中濱海校區、福州濱海實驗學校、福建師大附屬濱海小學、融僑賽德伯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集聚,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濱海院區)。柯抒琳 攝 醫療水平強。擁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華山醫院福建分院、全省最大智慧化三甲康復專科醫院省康復醫院濱海院區,高水平醫療為群眾就醫提供便利。 福建省超算中心。鄒家驊 攝 產業基礎實。形成了“天上兩朵云(數字福建政務云和商務云)、地上兩條路(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中間一個超算(福建省超算中心)”的格局,通信樞紐、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數字新基建配套水平全省領先。引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并落地全省唯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規劃機柜數6.5萬個,可承載服務器約60萬臺,技術等級達到T4,是目前福建省集中度最高、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數據中心。 良好營商環境引鳳棲 完善的基礎配套,是引鳳來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良好的營商環境,則是企業紛至沓來的關鍵。 “省、市、區三級針對濱海新城出臺數十項優惠政策,從企業入駐、交通補貼、人才政策、優惠電價、到資獎勵等方面做到惠企利企。不僅如此,長樂區行政服務中心濱海分中心還提供入園企業審批不出園區服務。”福州市招商辦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走進坐落于東湖之畔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林立的研發樓內,博思人工智能、貝瑞基因等一批大數據、生物制藥、健康醫療公司云集于此,述說著產業勃興。 貝瑞基因測序間。姜亮 攝 在貝瑞基因產業園一期實驗室內,一臺臺精準醫療基因檢測設備在工作人員操控下,正在進行基因組測序,以實現對腫瘤等疾病的精準治療。 “這里建有大數據中心,為我們數據存儲提供了便利條件;這里靠近機場,交通便捷;這里的招商政策也是我們考慮的因素之一,當地政府為我們建設產業園提供了大量幫助。”福建貝瑞檢驗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志林表示,綜合多方面的考量,2017年,貝瑞就落地濱海新城,公司從最初的3人發展到現今的270人,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用,二期也已封頂。 在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的博思軟件研發樓內,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鉚足干勁加快研發工作。 “濱海新城發展數字產業的定位,契合我們的需求。另外,當地政府在土地政策、證件代辦等方面為企業創造良好條件,讓我們決定在此發展。”博思人工智能相關負責人表示,博思軟件正在濱海新城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產業園分兩期進行,建成投用后將陸續引進3000名到5000名高新技術人才,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新一代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助推產業數字化升級。 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池遠 攝 產業蓄勢聚能,正為濱海新城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源泉。截至目前,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注冊企業超800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構建產業發展新高地 “我們有基礎、有能力對濱海新城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升級。”福州新區產業促進局(新興產業局)副局長鄒履傳表示,濱海新城積累了厚實的產業基礎,創造了優越的發展環境,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投資潛力。 接下來,濱海新城除了在數字經濟產業方面持續發力外,還將圍繞新材料、生物醫藥健康、文旅等產業,持續打造創新高地。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濱海新城將發揮全國最大錦綸民用絲、經編花邊面料及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的優勢,推動紡織化纖產業升級,打造世界級功能性化纖新材料產業基地。 在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方面,濱海新城將發揮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優勢,加快構建醫療數據存儲、數據研發應用、數據交易及產業基金齊全的醫療健康產業鏈條。(余少林) |
相關閱讀:
- [07-29]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首個“零碳”智慧主題營業廳正式開業
- [07-25] 長樂:在數字經濟浪潮中跨越前進
- [07-18]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電力賦能全力助力鄉村振興
- [08-08] 長樂區“項目攻堅落實年”專項行動綜合考評并列全市第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