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十年砥礪發展 長電服務向“綠”而行
2022-09-23 18:56:58? ?來源:東南網長樂頻道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初心不忘 為民服務閃電“紅” 沐風櫛雨十年間,該公司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用心辦好惠民實事。助力鄉村振興成為供電服務的風向標,特別是當“優化營商環境”成為新時代的“流行”時,該公司也正進行著一場“創新服務方式、變革服務模式”的深刻“變革”,供電服務逐漸向“紅”延伸。 十年前,鶴上鎮的居民大多數都是在行政村的繳費網點繳交電費,隨著服務渠道創新拓展,便民服務站和電費充值卡等復合繳費方式逐步應用,客戶辦電越來越便利。鶴上供電所“閃電服務隊”始終堅持一心為民服務,縮短搶修服務時限,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加優質、方便、規范的供電服務,并在2012年獲評“省級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 十年蛻變,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如今,高壓辦電供電企業時長由46個工作日壓降到29個工作日,壓降36.9%,低壓居民由3個工作日壓降到2個工作日,減少33%,“一趟不用跑”的便捷落實到了“最后一公里”,電力服務的轉變,獲得了社會各界一致肯定。 電力賦能 傾心描繪濱海“藍” 服務為要,彰顯央企責任擔當。十年來,該公司深刻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優環境,強服務,加快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化服務體系,高質量服務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供電服務向“藍”起航。 2017年2月,福州濱海新城拔地而起,作為福州新區核心區和福州東進南下的重要拓展空間,濱海新城將打造成“數字中國”示范區目標的智慧新城,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勇于擔當盡責,隨之設立濱海客戶服務分中心,進一步加強了該公司與濱海新城政府機構、園區企業直接對接,同時在濱海新城行政服務分中心增設供電服務窗口,為濱海新城用戶提供一站式用電報裝、用電咨詢、費用繳納等業務,為這座新城建設與發展提供優質穩定的電力引擎。 五年多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乘著信息化建設的浪潮,這片濱海砂地正由最初的荒漠莽灘漸漸嬗變成為脈絡舒展的新城,一座座研發樓拔地而起,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聯通東南數字研究、博思人工智能、貝瑞基因……一大批大數據公司企業云集于此,這座高新之城正騰“云”駕“物”而起,向未來起航。2012年至2021年,長樂地區生產總值從435.08億元增長至1143.9億元,其中濱海新城2021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達9.5%,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零碳轉型 數字發展電網“綠” 步履鏗鏘,十年來,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供電服務向“綠”而行的腳步也越來越穩,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服務“雙碳”目標落地。 2022年9月13日,漳港零碳數字化供電所完成升級,這是全省首個正式投入使用的零碳數字化供電所。該零碳數字化供電所建設包含光伏發電、光儲充一體化車棚、智慧路燈、分體空調智能控制、智能道閘控制、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6大子模塊構成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智能系統,建成后在實現光伏消納效益最大化的同時,還可實現管理智能化、業務自動化、作業移動化、資產可視化、裝備數字化、服務互動化,為打造“數字賦能、零碳轉型、智慧服務”供電所福建樣板邁出實質性步伐。 隨著零碳供電所的投用,也為周邊紡織化纖、大數據、學校、醫院等企業提供沉浸式“供電+能效”推廣體驗。公司重點推進綜合能效、多能供應、清潔能源、新興用能等核心業務,截至目前,公司完成電能替代6.5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超37.7萬噸,助力全身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提升。接下來,公司將把“零碳”理念推廣到更多場景,建設智慧建筑、綠色建筑、零碳工廠園區等,助力綠色數字福建發展,推動“雙碳”目標達成。 鯤鵬振翅,水激三千里;扶風而起,直沖九萬里云霄。十年一個刻度,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用辛勤和汗水譜寫了富有時代特征的篇章。十年一個跨越,該公司肩負使命責任又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該公司將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進取的精神、更有力的措施,在新征程中勤作為勇擔當,在新格局中創新創業展風采,奮力譜寫公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相關閱讀:
- [09-23] 河湖長制讓長樂區文嶺鎮河湖長治
- [09-23] 長樂文武砂街道:在濱海新城的藍圖上繪就河湖新畫卷
- [09-19] 長樂區大件垃圾拆解中心投產運營
- [09-16]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國網福建信通公司聯合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紅色基因 電力傳承’”團日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