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漳港街道:紅色引領凝心聚力 新區發展乘勢而為
2022-09-28 17:38:27?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全員深入一線,攻堅克難,推動項目建設加速度;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鋪好企業安心發展路;凝聚鄉賢、企業家力量,推進鄉村振興步入快車道……隨著“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的開展,作為濱海新城前沿陣地的長樂區漳港街道以“紅色領航”提升黨建基層活力,凝聚力量,加快融入福州新區建設的步伐。 漳港街道干部深入征遷一線,協調解決問題。(漳港街道供圖) 聚焦項目建設 啃下一塊塊“硬骨頭” 漳港街道地處福州新區濱海新城核心區。如今的濱海新城建設日新月異,離不開漳港街道干部的付出和努力。自濱海新城啟動建設以來,漳港街道主動作為,全力配合征遷交地任務,推動民生、產業項目建設提速。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州三中濱海校區、福州第二工人文化宮等民生配套項目已拔地而起。但項目建設前期,必然涉及征遷,萬沙村、沙尾村就在征遷之列。兩個村要舉村搬遷,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征遷先“征心”,漳港街道干部從村民的角度出發,為涉遷無房戶、五保戶、殘疾、生活困難人員進行困難補助、提供安置房,啟動被征地農民保障工作,積極保障特殊群體的后續民生問題。將心比心換來群眾支持,推動征遷工作順利開展,為項目順利動建提供保障。 如今,萬沙村、沙尾村、上垱頂村等村符合條件的失地農民均拿到了失地保障金。“每月能領到380元保障金,加上其他補貼,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生活更有保障。”萬沙村村民林依伯說。 機場二期建設火熱推進;阿石創三期建設前期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開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推進,背后凝聚了街道干部的心血。 機場二期項目涉及漳港街道征遷面積2163畝。為保障用地,加快項目動建,街道全體干部扎根一線,奮勇爭先、攻堅克難。征遷過程中,征遷干部自加壓力,主動作為,放棄周末休息,深入一線挨家挨戶進行宣傳動員。干部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和訴求,當面交談、當面協商、當面解決,保證群眾利益最大化,實現征遷過程中“零上訪”。 阿石創三期項目征遷工作涉及43戶村民和1家企業,漳港街道僅用3天時間便全部完成簽約。征遷的難點是群眾的心結,街道干部盡全力幫助群眾解決后顧之憂,為高齡人員和特殊群眾申請過渡安置補助。上垱頂村村民陳依姆患有疾病,需長期住院治療,除農村醫保外,還需10多萬元醫療費,街道干部為其申請到部分補助。 在奮勇擔當的精氣神之下,征遷干部積極融入濱海新城建設大潮,啃下一塊又一塊“硬骨頭”,為濱海新城崛起凝心聚力,奮斗不息。 提供貼心服務 為企業送去“及時雨” 企業因為服務選擇漳港街道,漳港街道也因服務助力企業成長。 面對疫情沖擊經濟帶來的壓力,漳港街道在穩增長措施上持續加碼,全力鼓勵企業增產增效。今年第一季度,漳港街道對福建景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金鑫紡織有限公司等24家企業進行增產增效獎勵資金支持,金額共計469.5萬元,為企業紓困解難送去“及時雨”。政策積極實施的背后,是溫暖的助企服務提供強勁支撐。 提到最近企業前期手續的辦理環節,青島華凱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伸出了大拇指,對街道的服務連連稱贊。 青島華凱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是來自外地的企業,年初時選址落戶在漳港街道。“我們剛來這里時,對很多流程不熟悉,漳港街道‘一站式’的貼心服務為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該公司負責人說,企業籌備期間,漳港街道全程派專人對接、協調、跑腿,提前摸清手續流程,幫忙順利辦理了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和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還幫企業協調到了閑置樓宇作為臨時辦公場所。 為及時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并解決困難訴求,漳港街道黨員干部堅持定期和不定期走訪企業。 街道干部走訪時了解到,臨近開學,許多外來務工經商人員都在為子女入學問題發愁。“想把孩子放在身邊照顧,但是因為戶口問題,不能安排就近入學。”福州市星輝針織有限公司車間班長孫松偉說。 了解到相關情況后,漳港街道第一時間聯系了漳港中心小學、漳港中學,咨詢相關政策。8月份,協調解決了福州市星輝針織有限公司、長樂東港紡織有限公司職工中的4名孩子轉學入學問題。 服務“多走路”,企業“少跑腿”。今年以來,漳港街道干部、黨員走訪企業192次,協調解決問題105個。街道通過有溫度的服務、有力度的幫扶,為企業營造優渥的發展環境,為經濟發展積蓄力量。 涵養文明新風 提振鄉村“精氣神” 在邁向鄉村振興的快車道上,漳港街道既調動鄉賢、企業家的力量,助力家鄉建設,又持續鞏固移風易俗成果,讓文明新風吹遍村居社區。 “原先只打算發動鄉賢、企業家捐資500萬元,沒想到現在已經捐了630萬元。”不久前,在百戶村教育促進會、鄉村振興公益基金賬戶上,仍有愛心款源源不斷地注入,這令百戶村黨支部書記柯曉霖感到有些意外。 “百戶村最先成立了教育促進會,其他村紛紛效仿。”漳港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必重說,今年初,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漳港街道以黨建引領推動人才振興,凝聚街道村民黨員力量,成立獎學助教黨員先鋒專項小組,以百戶村為典范,發動各村居(社區)開展系列愛心捐資助學助教和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得到鄉賢、企業家的響應。 典型示范引領,促成“全面開花”。在街道、村居(社區)號召下,28名鄉賢黨員帶頭捐資,作出表率,帶動各鄉賢、企業家匯聚力量,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發展,助力家鄉建設。 從2019年百戶村率先成立教育促進會,到如今演嶼村、路頂村、仙岐村、萬沙村、屏洋村等14個村居先后成立教育促進會或設立鄉村振興公益基金,捐資助學、助力鄉村振興蔚然成風。截至目前,全街道共籌措教育資金約1292.5萬元,鄉村振興公益金約1187萬元。 善舉匯成暖流,為教育事業、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不僅用于獎勵優秀學子、優秀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也推動了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 另一種新風尚也在漳港街道興起,引領鄉村振興之路。 在漳港街道,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的奢靡之風,曾經也是屢見不鮮,如今這種風氣已成“過去式”,簡辦新辦婚喪喜慶的新風尚蔚然成風。 仙岐小學校長林春致力于漳港街道教育事業發展,熱心于家鄉公益事業,積極開展移風易俗,簡辦父親喪事,還為龍峰村教育基金會捐資5萬元;漳港蔡姓企業家父親逝世,按照農村舊俗操辦喪宴,規模要達百桌,在街道村居干部和紅白理事會成員的宣傳動員下,該企業家全力支持移風易俗,簡辦至50桌,并將節約下來的50萬元捐給村里的教育基金會…… 今年以來,漳港街道全面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實,充分發揮黨員“領頭雁”作用,深入挖掘鄉賢資源,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助力公益事業發展,讓文明鄉風吹遍漳港的廣袤田野。(記者 余少林 見習記者 唐蔚嬙) |
相關閱讀:
- [09-23]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十年砥礪發展 長電服務向“綠”而行
- [09-23] 長樂文武砂街道:在濱海新城的藍圖上繪就河湖新畫卷
- [09-14] “搶鮮”上岸 長樂漁獲豐收“上網”兩頭樂
- [08-29] 福州長樂: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