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吳航街道:村美民富產業旺 鄉村振興幸福濃
2022-09-29 17:04:0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邱玲 我來說兩句 |
綠樹掩映,芳草如茵,河水淙淙有韻,在落日余暉下跳動著金光;商鋪林立、名卿累世,灰墻黛瓦的和平街初現“千年府第街”風范;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錢袋子”更鼓了,“家底兒”更厚了……近年來,長樂區吳航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強隊伍、聚合力,發揮區位優勢,通過“修內在”“塑外形”“促發展”三管齊下,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推動老城區提升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提“品質” “新顏值”點亮幸福生活 大街小巷干凈整潔,房前屋后花木蔥蘢,庭院內綠樹成蔭,河水倒映在岸邊的手繪墻上,如詩如畫…… 如今在吳航街道,這種“詩與遠方”的生活已變得觸手可及。 “過去家門口的空地滿是雜草,一到夏天就有很多蚊蟲,改造成休閑公園后,干凈整潔了,大家茶余飯后都愛去。”住在西關村的陳阿姨每天晚上都要約上朋友去跳廣場舞。 近年來,吳航街道聚焦居民關切,結合“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深入開展村莊清潔“六清一改”、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將污水處理、垃圾整治、村莊清潔等一件件民生實事加速推進。在日常保潔、綠化維護工作和文明鄉風建設工作的基礎上,街道還積極引導居民做好門前三包、垃圾分類,加強移風易俗宣傳。 不僅如此,各村還制定了《村規民約》,把每月5日設立為人居環境整治日,將村莊轄區劃分為3個網格,安排村兩委擔任網格員,黨員及村民代表擔任副網格員,實現網格管理全覆蓋,不留死角,由住戶積極配合支持網格員參加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整治中通過行之有效的“積分制”管理模式,以西關村為試點,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帶動、村民參與、共治共享”的原則,依托“積分兌換超市”,引導居民積極投身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已評選出“星級文明戶”30戶,開展“巾幗來助力 共建美好家園”“小手拉大手”“青年志愿服務”“文明創城 你我同行”等活動12場,參與的干群達500多人次。宣傳方面,街道聯合美團外賣成立福州市首支“美團義務巡河隊”,累計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宣傳品300多份。 融“人文” “新名片”助推文旅發展 穿過屋舍,走過巷落,似乎能聞見坊間飯菜的清香;青磚黛瓦、木門石墻,悠揚的琴聲不絕于耳,在東關村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悠悠漫步,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街巷之中。 守護文化瑰寶,傳承歷史文脈。吳航街道東關村歷史悠久,轄區內的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長樂上千年的歷史和文化。街區建設以來,東關村在文化挖掘、保護、傳承中積極找準鄉村振興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大力做好古厝保護工作。 在街區建設期間,該村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融入和平街開發建設,當好鄉村文化建設的“領路人”。 “和平街的開發建設涉及東關村太平橋、司馬第兩個自然村整村搬遷,一開始有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不愿意搬。”東關村相關負責人說,為順利推動和平街開發建設和六平山建設,東關村集中開會部署征遷工作,黨員干部齊上陣,成立“紅色突擊隊”,挨家挨戶上門宣傳。 古玩、餐飲、貓咖、壽山石藝術館……隨著歷史文化街區的不斷完善,和平街利用地鐵口交通優勢,形成地鐵口古厝建筑群+美食民俗街的休閑商圈,吸引了更多游客到和平街休閑消費,以文化振興為突破口,培育文旅特色產業,不斷拓寬增收渠道。 活“資源” “厚家底”夯實發展根基 吳航街道地處城區,隨著城市發展,土地日漸減少,如何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盤活固定資產,村民共享發展紅利成了吳航街道產業振興的“新密碼”。 西關村通過自建、回購商業店面,不斷積累優良資產,擁有店面近百間,今年還新建了西關生鮮市場等,經過盤活固定資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每年村財收入達600多萬元。 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西關村提高了村民福利,增進民生福祉。 “村民的醫保、社保全由村出資繳納。村里還為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提供200元生活補助,發放春節慰問金、老年節活動金。另外,我們也為村民子女的教育提供補貼或獎勵,給村里的困難人群提供生活補貼。”西關村村干部說。 “家底”更厚,生活更美,相同的畫面也在東關村上演著。 東關村建設東關商服中心大樓并進行招商引資,用所得的村財收入為所有村民繳付每年新農合醫保費和農民養老保險費、全村適齡婦女“兩癌”保險費,為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提供200元生活補助。去年,村兩委又投入4000多萬元在新開發的樓盤回購約3000平方米店面,預計每年村財收入在原來5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200多萬元。 產業更加興旺,村集體經濟更具活力,村民的“錢袋子”也更鼓了。 在十洋村,村民變股東,人人有分紅,利用村內建設的商場對外出租,引入餐飲、服裝、超市零售等業態,鼓勵村民出資入股,在壯大集體村財的同時,帶動村民持續增收,走出一條以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子,村民參股率接近100%。 下一步,街道將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探索通過鏈接共建資源、組建振興聯盟等方式,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的吳航文化,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王至瑩) |
相關閱讀:
- [09-26] 長樂吳航街道:激活紅色引擎 加碼幸福生活
- [06-20] 長樂吳航街道拆除公共通道違建
- [01-24] 長樂吳航街道嚴打“兩違”
- [05-23] 長樂吳航街道內河治理顯成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