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人均預期壽命81.25歲!看這十年如何托起群眾“健康夢”
2022-10-10 11:42:46?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邱玲 我來說兩句 |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年來,長樂以全面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為根本,加強和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醫療服務能力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樂全區18個鎮街全部完成省級衛生鄉鎮創建工作,20家醫療機構完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18家基層中醫館建成投用,11家鄉鎮衛生院完成“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239個村衛生所實現醫保“村村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行政村覆蓋面100%,并先后獲評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全國腫瘤登記工作杰出貢獻獎。 如今,均衡優質的醫療資源,讓長樂區市民安居樂業更有底氣。全區常住人口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9.01歲增長到2021年的81.25歲,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建立健全區屬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考核和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制度機制,有力推動各項醫改指標落實。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提高至930元,群眾就醫體驗明顯改善,2020年度患者滿意度調查位居全市第一。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完成長樂區總醫院組建并建立健全集團化管理模式,由區總醫院牽頭整合醫療資源配置,推動優勢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完成120急診急救網絡建設。此外,完成醫共體監管監測平臺建設,結合世行貸款醫改促進項目,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持續實施區總醫院智慧醫療提升工程和基層醫療機構信息聯通工程,是全省第一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實際落地單位。 醫療衛生補短板工作成效明顯 為更好滿足基層群眾醫療衛生健康的需求,十年來,長樂區精準發力,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公共醫療衛生體系補短板強弱項建設,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硬件和軟件雙提升。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濱海新城綜合醫院(一期)、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古槐鎮中心衛生院新院等8個項目建成投用,調整增加醫療機構床位數較2016年底增長103.6%。 長樂區醫院。姜亮攝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濱海院區)。柯抒琳攝 衛技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依托長樂區委、區政府《關于引進高層次教育衛技人才的實施意見(試行)》等系列優惠政策,及時跟進落實有關人員編制、薪酬待遇、職稱評聘等改革,推行控制數內編外人員職稱晉升與編內人員一體化的崗位設置及職稱評聘政策,著力解決“招聘難、留住難、培養難”問題,較2016年底醫師數增長39.4%,護士數增長32.1%。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方面,長樂區中醫院完成董奉草堂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福州市級基層老中醫專家黃強傳承工作室建設,掛牌省中醫藥科學院骨質疏松臨床研究基地,風濕病專科獲評市級中醫重點專科,連續兩年在縣級中醫院綜合評價中位居福州市第一名,16家基層中醫館建成投用。 醫療服務能力水平顯著提升 過硬的健康水平是品質生活的標配。長樂區在進一步完善醫聯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加強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提高醫療隊伍建設、規范鄉村醫療行為、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等方面加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打通居民就醫“最后一公里”。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樂區醫院卒中、胸痛、腔鏡微創、區域急診等4個縣域臨床醫學中心以及泌尿外科、顱腦外科、基礎外科、重癥醫學科等4個縣域臨床重點專科建成投用,并被省衛健委認定為三級綜合醫院。其中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分別獲得“中國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中國胸痛中心建設單位”稱號,高血壓中心完成達標評定,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入選福建省縣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成立省人民醫院石榮教授、協和醫院趙文新教授等名醫工作室,掛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長樂分院,正式啟動附一醫院派駐長樂分院十大專科聯盟“名醫工作室”;區婦幼保健院被確定為全國縣區級婦幼保健機構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單位,并成為福州市唯一入選全國首批分娩鎮痛試點的二級醫院和唯一獲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稱號的二甲醫院;區二醫院被認定為二級綜合醫院,并入選全國100強鄉鎮衛生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簽約對象電子健康檔案在線調閱查詢,“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正式上線運行;村衛生所全面開通醫保“村村通”。 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全面加強 十年來,長樂區細化部署,強化措施,不斷加大公共衛生事業投入,強化預警能力,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人均經費標準提高到75元,服務范圍擴大到12類46項,基本衛生公共服務取得全國第四名、全省第二的佳績,2021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在福州市排名第一。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衛生應急能力方面,發揮區疾控中心、區醫院技術優勢,組建2支區級衛生應急隊伍,并組織開展防恐、防汛、防地震、防疫情等系列應急演練。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冠疫情防控方面,長樂區及時修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新冠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在全省率先建成首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艙”PCR實驗室,迅速完成區總醫院AI疫情隨訪系統建設,做到24小時值守機場疫情防控一線,并組建區專業流行病學調查隊,通過發放“健康管理信息平臺”電子手環、提升衛生院診療能力,快速建成方艙隔離點,全方位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與此同時,疾病預防控制上取得歷史性成效,2019年獲評全國第四輪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2020年6月獲評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2017年—2019年連續三年獲國家癌癥中心“年度腫瘤登記工作杰出貢獻獎”;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初步實現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衛生鎮村創建工作取得豐碩成果,18個鎮街全部完成省級衛生鄉鎮創建工作,其中猴嶼鄉獲評“國家衛生鄉鎮”,認定省級衛生村(社區)75個、申報省級健康試點村1個。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回望十年奮斗歷程,這一組組數據、一份份成果既是長樂區千方百計提高衛生健康水平的縮影,也是全區衛生健康事業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 下一步,長樂區將進一步全面推進健康長樂建設,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改善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奮力譜寫健康長樂新篇章! (陳琳) |
相關閱讀:
- [10-09] 長樂:風起東海之濱 勇立潮頭再出發
- [09-09] 長樂:勇立潮頭敢為先 踏浪逐夢筑新城
- [09-26] 長樂吳航街道:激活紅色引擎 加碼幸福生活
- [09-15] 長樂文嶺鎮:主動融入新區建設 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