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理”到“智理”的長樂實踐:黨建引領 數字賦能
2023-04-17 17:10:14?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學武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長樂區以基層黨建為抓手、資源下沉為手段、便民服務為紐帶,將數字化管理、平臺化理念注入基層組織建設與基層社會治理,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協調聯動、運轉高效的數字治理長樂模式。 組織上網,黨務一鍵管理 長樂把數字技術運用到具體黨建工作中,把黨建元素融入到具體數字產品里,依托區級數字黨建平臺“樂聚力”,搭建集組織管理、在線學習、智慧黨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黨建信息管理系統。 組織繪成一張圖。將基層黨組織統一編碼,在數字孿生大屏上繪制全域全景可視的“黨建數據地圖”,一屏呈現黨組織和黨員分布狀況,組織信息從“數字化”變為“可視化”。全區已有1700多個黨組織在“樂聚力”平臺上注冊專屬賬號,上級黨組織可在后臺隨時查看下屬黨組織架構、組織生活開展、黨員學習教育等情況,方便任務部署、信息研判。 黨務指尖云處理。在“樂聚力”平臺開發黨內組織生活、發展黨員、抽查臺賬、工作任務等黨務功能。對個別行動不便或者在外務工的黨員,經申請,可線上參加“三會一課”,在線交流互動;設置發展黨員重要時間節點到期預警提醒功能,對發展對象從申請入黨到成為正式黨員進行全周期、規范化管理;上級黨組織對黨務工作可進行云端動態抽查,讓黨務工作實現從傳統“紙間”向現代“指尖”轉變。 黨員教育上云端。運用“樂聚力”平臺推廣黨員教育“指尖課堂”“云上黨課”,一方面,黨組織可直播、錄播學習培訓和黨課,黨員可在線互動交流,打破傳統課堂時間限制、陣地束縛、空間隔閡。另一方面,黨組織可后臺實時上傳不同類型的課件和學習視頻,學員登錄個人賬號后即可結合實際選擇課程學習,最大限度滿足不同類別、不同層次黨員干部的網絡學習需求。功能上線以來,平臺開展科級及以下干部研討班、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村(社區)“兩委”暨基層黨務干部培訓、兩新黨建論壇等直播活動9場。 資源云集,民情一線辦理 長樂推動黨員云端便捷報到、亮明身份,整合區直部門、鄉鎮(街道)、“兩代表一委員”、網格員、社會能人等資源上線入網、下沉村居,線上線下聯系群眾、化解矛盾、辦理民情。 報到共建云管理。推動15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社區)黨組織共建,組織近2萬名黨員、干部、職工到社區小區報到。黨組織共建和黨員報到信息接入大數據平臺,村(社區)、小區黨支部開展志愿服務或基層治理事項,可在線向共建單位、報到黨員發布邀請函,極大提高共建報到服務效率。依托“樂聚力”平臺“鄰里搭把手”功能,精準對接志愿服務與居民需求,通過“在線報到、事項發布、黨員認領、服務積分、兌換激勵”5個步驟管理,實現流程“線上走”,服務“線下辦”。 民憂化解云對接。整合律師、心理咨詢師、法務等資源,入駐矛盾調解平臺“樂和解”,為群眾提供在線調解、法律咨詢、法規檢索等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受理矛盾糾紛案件8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選聘261名網格員擔任陪執員,研發“長法陪執”APP開展“網格+陪執”模式,網格陪執員可通過手機查收執行員發送的執行訂單,及時反饋協助事項辦結情況。立足僑鄉實際,全國首創涉僑糾紛訴非聯動海外聯調機制,通過構建遠程視頻調解室、應用法院調解平臺、配備“云上法庭”電子設備等手段,線上為僑胞提供授權委托、電子送達等特色訴訟服務,截至目前化解涉僑糾紛181件,平均用時6天,有效破解涉僑案件文件送達難、審理周期長等痛點難點。 社情民意云響應。突出黨建在為民辦實事中的引領作用,區委建立“社區小區吹哨,鎮街部門報到”制度,依托“樂聚力”平臺“居事上報”功能,構建民情“一線收集、分級處置、全程記錄、結果反饋、黨組織測評”的收集跟蹤辦理閉環。功能上線以來,社區小區黨組織書記上報民情事項4800多件,辦理率達99.8%,有效增強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信任感和號召力。發揮人大代表作用,開發智能互動大數據平臺“樂在線”,賦予長樂的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專屬二維碼并在線下上墻曬出,群眾通過掃碼便能點對點與人大代表交心互動、建言獻策,建議經區人大常委會篩選后提交有關部門辦理,有助于凝聚民心、激發民智。 服務聯網,便利一觸可及 長樂借助福州新區建設浪潮,加強鄉村振興、社區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數字應用,加快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針對農戶農產品產銷需求,依托村級活動陣地,在全區建設186個益農信息社,通過大數據研究分析,精準匹配農產品供需。由村黨組織牽頭,探索“互聯網+農產品”運營模式,引導30多家合作社經營主體、600多農戶與美團、郵政等電商平臺建立產供銷聯合體,2022年借助益農信息社實現電子商務交易433.5萬元。依托“云游長樂”智慧旅游平臺,開設助農直播間,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帶頭直播推銷,幫助300余名農民成功“觸網”,帶貨2000多單、成交金額達100余萬元。 利用“物聯網+”推動智慧村居建設。推進數字技術在公共服務領域的融合應用,搭建百戶數字鄉村、東湖智慧社區指揮中心等平臺,整合黨務、安防、治理、鄰里等要素,實現智治管理一體運作。延伸智慧服務觸角,推廣生活智能終端項目和公共視頻、車輛識別管理、數字消防監測、智能門禁系統等技術使用,搭建起“人、車、物、房”信息智能采集標識和風險動態感知預警的立體式“安全籬笆”。引導“紅色物業”企業帶頭進行物業服務轉型升級,發動黨員干部與轄區民警聯防聯控,以“人防+技防”的有機結合,提高社區服務與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著眼政府職能轉變和營商環境優化,以數字黨建為抓手,推動職能部門服務改革。建成全省首個區級“區塊鏈+公證”平臺,面向群眾、公證人員、各級各部門工作人員提供公證業務線上申請、進度查詢、多部門公證數據真偽核驗等功能,解決群眾辦理公證業務多次奔波、長時間等待等問題。在黨群服務中心試點布置便民自助服務終端,實現公安、人社、交通和醫保等領域83項事項就近辦、自助辦。著眼破解企業、群眾跨區域辦事難題,運用“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等方式持續推進政務服務“跨域通辦”,目前已實現1427個事項“全城通辦”、205個事項“省內通辦”。(通訊員 林熙 記者 黃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