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蝶變 數字龍頭集聚 臨空經濟騰飛 長樂智造引擎強勁發力
2023-10-16 16:17:5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在濱海新城的福建大數據交易大廳,數據經紀人正進行數據交易。福州日報記者 賴志昌攝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數字產業培育壯大、臨空產業蓄勢騰飛……在長樂大地上,多種產業齊發力、共發展,為經濟發展安上強勁引擎。 今年恰逢長樂建縣1400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長樂區以“強產業、興城市”為驅動,做大做強創新產業、綠色產業,持續加快產城融合步伐,掀起一輪輪攻堅熱潮,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窗口。 插上科技翅膀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長樂深耕紡織經濟,順應智能化、自動化發展趨勢,在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大潮里加快全產業鏈改造升級,提升設計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從曾經“家家當戶織”的“草根工業”蝶變成超千億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在恒申集團的生產車間,一臺臺自動化設備忙碌運轉,“數字大腦”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所有生產環節;AGV物流機器人穿梭其中,有條不紊地篩查、接線;觸控臺邊,工人只需盯著數據面板,就能獲知每個機臺的實時狀態……曾經“千人紗、萬人布”的場景早已不再,一臺臺科技感十足的自動化設備貫穿生產全程。 “最初的紡織機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運作,現在的智能化設備既釋放了人力,又大幅提升了產能。”恒申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樣的改變,源于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近年來,隨著紡織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紡織產業逐漸從“長樂制造”走向“長樂智造”,以智能化為杠桿,帶著紡織業觸底反彈,開啟了傳統經濟轉型的新紀元。截至目前,長樂區工業互聯網已接入613家紡織企業,連接設備8956臺,擁有15大應用場景,涵蓋化纖、紡紗、織造、染整等多個紡織細分行業。 在工業互聯網賦能下,紡織產業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恒申集團與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錦綸行業的兩個領軍企業的總部落地長樂。在2022年我國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前15名企業中,有3家長樂企業。全區紡織業產值從1992年的5343萬元躍升到2022年的2349.89億元。 曾經,“無棉之鄉筑千億紡織之城,無礦之地鑄千億鋼鐵之城”是“草根工業”創下的傳奇。當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傳奇仍在續寫。 如今的長樂紡織,在我國紡織工業中擁有三張響亮名片:全國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生產基地,占全國產能的1/3;全國最大的經編花邊面料生產基地,占全國產能的60%;全國最大的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占全國產能的50%。驕人成績,奠定了長樂紡織業在國內領先的地位。 逐浪數字藍海 數字龍頭加速聚集 在長樂,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升級,日新月異的數字產業也在加速落地,為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日前,記者來到濱海新城博思人工智能產業園,一座現代化的產業園已現雛形,一幢幢大樓錯落有致,藍白配色的外觀頗具現代感和時尚氣息,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醒目。項目部負責人莊建法介紹,一期工程已竣工驗收,進入軟裝階段,二期工程預計年底建成完工,園區力爭明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長樂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這里的數字產業不僅基礎好,而且集群優勢明顯,契合我們發展需求。”博思軟件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陸續引進3000多名高新技術人才,入駐新建的人工智能產業園,助推長樂大數據產業發展。 移步換景,來到濱海新城的福建大數據交易大廳,一群數據經紀人正緊盯大屏,進行數據交易。今年數字峰會期間,福建大數據交易所首批15個數據經紀人“持證上崗”,開啟了福建數據交易的探索和實踐。 “長樂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空海‘兩港’城區,也是國家開放區之一,這里特色產業眾多,民營資本雄厚,社會數據來源廣泛。同時,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是我省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豐厚的產業基礎為數據融合價值挖掘提供了肥沃土壤,在大數據發展上擁有獨特優勢。”福建大數據交易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去年交易所揭牌以來已累計招募數商生態企業265家,服務合作數商超500家,掛牌產品428個,帶動總產值超42億元。 博思人工智能產業園和福建大數據交易所是長樂數字產業高速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乘著數字經濟發展的東風,長樂打造數字產業高地,吸引了眾多高新數字企業安家落戶。中電數據、貝瑞基因、網龍科技等一大批大數據龍頭入駐東湖畔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均和云谷、芯云產業園建成投用;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國家級平臺落地……截至今年8月,產業園累計注冊企業超1000家,注冊總資本超660億元。 “長樂區將以數據要素價值化為底座,加速集聚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持續掀起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浪潮。”長樂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在數字經濟賦能下,長樂多元產業體系正不斷構建,產業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競速藍天賽道 臨空產業展翼奮飛 仲秋時節,在長樂國際機場,每天數百架飛機如銀燕般起起落落,見證這座濱海城市的發展。 1993年,長樂機場建設的序幕拉開;1997年6月,長樂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這座國內首座由地方政府自籌資金興建的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開始快速發展。如今的長樂機場已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并躋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樞紐機場。截至今年8月,長樂機場在場運營航司共36家,運營120條國內外航線,其中107條境內航線,5條地區航線,8條國際航線。 “長樂機場的發展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史,也是幾代人的奮斗史。”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長樂機場的建設發展,也折射出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開放與發展的軌跡。以航空城為原點,臨空產業垂直崛起、迭代升級,不斷見證“長樂速度”。 時間回溯到2012年,《福州市臨空經濟區概念規劃》出爐,為福州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建設擘畫了藍圖。如今在這里,產業業態、項目布局及城市面貌加速重塑,“城市的機場”不斷向“機場的城市”的轉變。截至目前,航空城已集聚312家規上工業企業,年產值超1500億元。福米產業園、網龍數字教育小鎮、永榮控股、駿鵬智造等高端產業項目蓬勃發展。 今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整合福州保稅區設立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作為福建省首個空港綜合保稅區正展翼奮飛,開啟發展新篇。 “綜合保稅區的設立為航空城的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也將是長樂機場全新發展的新起點。”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綜保區已重點對接了包括薛航項目在內的8個航空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總投資超40億元。其中,薛航航空產業園一期項目已完成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方案公告等前期工作,即將摘牌。建成后,項目將用于以航空貨運為主、覆蓋航空貨運供應鏈的生鮮貿易及電商貿易。 長樂區主要負責人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競速新時代經濟的“藍天賽道”,長樂將進一步擴大自身開放優勢、產業優勢和區域的功能政策優勢,為福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的發展注入不竭動力,開啟發展建設新征程。 |
相關閱讀:
- [10-13] 長樂法院又1篇論文獲國家級獎項
- [10-12] 長樂深化主題教育 重點項目“加速跑”早圓群眾“安居夢”
- [10-12] 長樂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收費標準公布
- [10-12] 長樂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