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主題雕塑揭幕、文藝晚會等系列活動舉行
2023-10-27 17:57:14?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倩雯 我來說兩句 |
26日上午,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主題雕塑《航》正式揭幕,將永久矗立于長樂區人民會堂廣場西側。當晚,“千年古邑 長安久樂”慶祝長樂建縣1400年大型主題文藝晚會、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燈光秀等活動也陸續開展,為廣大市民帶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視覺盛宴。 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主題雕塑《航》。記者 吳世耀 攝 據了解,雕塑《航》總長13米,船頭高2.9米、船尾高2米,重110多噸,采用整塊產自泉州的花崗石,綜合運用浮雕、圓雕等手法雕刻而成。整體造型猶如一艘福船破浪前行,寓意長樂像一艘大船駛過1400年歷史長河,又將乘風破浪、揚帆向海航向新時代。同時語意雙關,與長樂別稱吳航相契合。 雕塑正面立意為歷史延綿、文脈賡續,將深厚歷史積淀和獨特人文底蘊融為一體。雕塑背面由三個板塊構成,中間部分是由林慶輝先生以“大愛千秋、長樂未央”為韻眼,創作的八韻八段律賦《長樂賦》,用六百余字勾勒出長樂千年歷史華章。左側以時間軸的形式,清晰展現了長樂從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設縣至今的重大歷史節點。右側是長樂區行政區劃圖,與正面的舊縣治圖相呼應,直觀展示了千年長樂滄海桑田。首尾兩方印品“長安久樂”“一生長樂”,寄托了吳航兒女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文藝晚會開場歌舞《常來常樂》。記者 張旭陽 攝 活動現場,不少市民帶著家人朋友前來拍照打卡。“這個雕塑非常漂亮,展現了我們家鄉深厚的歷史文化,以后長樂又多了一個文化標志性建筑。”市民王先生說。 “我們希望通過主題雕塑沉淀歷史、傳承文化,更好地展示長樂悠久深厚的歷史底蘊,彰顯獨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展現獨具魅力的城市品位,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吳航兒女對家鄉的認同感、自豪感、使命感。”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說。 26日晚,“千年古邑 長安久樂”慶祝長樂建縣1400年大型主題文藝晚會,在大型歌舞《常來常樂》澎湃的音樂聲中震撼開場。武術表演時,男兒虎步生風,女子英姿颯爽,盡顯武術之鄉的風采;情景對話中,長樂名人穿越千年時空談笑風生;現代舞表演,舞者舞出了長樂草根工業創造發展奇跡的披荊斬棘。此外,與海外華人華僑視頻連線,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在陣陣笑聲與掌聲中,千年長樂燦爛文化熠熠閃光。 與此同時,以塔山公園內的圣壽寶塔為核,各大長樂地標建筑被陸續點亮,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燈光秀活動正式開始。鮮艷的色彩,璀璨的燈光,變幻的畫面,形成了一幅幅美景,吸引了眾多市民打卡拍照,整個長樂城區都沉浸在濃厚的喜慶氛圍中。 千百年前,先民在長樂耕田牧海,繁衍生息。春秋、三國時期,吳王夫差、東吳孫皓在六平吳航頭造船,長樂別稱吳航因此而來。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在此伺風開洋,開啟了長達28年的航海壯舉。改革開放以來,長樂秉持勇向潮頭立、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特質,創造了“無棉之鄉筑千億紡織之城,無礦之地鑄千億鋼鐵之城”的奇跡。進入新時代,長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立足五港齊聚、多區疊加的先行優勢,全方位推進濱海新城建設,全力打造生態創新宜居的現代長樂、國際航城,爭當全省數字經濟第一區。 長樂自古就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譽,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歷代共有11名狀元、955名進士,孕育了“大愛暖千秋”的文化品牌,還涌現出珠算鼻祖柯尚遷、甘薯之父陳振龍、天文學家高魯等名人大家。同時,長樂文化和自然遺產星羅密布,圣壽寶塔、漳港顯應宮、九頭馬、和平街、首石凝云、金剛腿、閩江河口濕地等熠熠生輝,漳港海蚌、青山龍眼等地理標志更享譽海內外。(記者 余少林 宋亦敏) |
相關閱讀:
- [10-26]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技能比武勵精兵 青年有為展風采
- [10-26]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黨建引領安全同行 聯創共建促安全管理提升
- [10-26] 長樂擬開辟石刻主題游線 梅花龜山摩崖石刻群列入文物登記點
- [10-26] 長樂紀念建縣1400周年主題成就展開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