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紡織:蓄足動能再出發
2024-01-09 15:49:55?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王倩雯 我來說兩句 |
長樂紡織行業一家企業的智能化生產車間 林雙偉 攝 今年冬天,我國冰雪游火熱,各類保暖御寒產品旺銷。作為保暖御寒產品產業上游的長樂紡織行業,也迎來全面回暖的發展趨勢。 去年上半年,受到國際貿易環境不利影響,少數企業經營遇到一定困難。為此,長樂紡織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帶動全行業加快推進創新研發,并通過技改實現數字化賦能、智能化轉型,達到開拓新市場、增加新效益的效果。同時,政府以“有形之手”積極扶持,助力紡織行業升級。 用電量歷來被認為是工業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去年8月至11月,長樂紡織企業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6.06%、11.14%、6.46%、17.39%,彰顯紡織行業穩步上升的良好勢頭。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1月,長樂紡織業規上企業產值達1562.49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以穩定增長的堅強韌性,挺起了新型工業化的脊梁。今年1月2日,福州市長樂區1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包括福建唐源合纖科技有限公司的年產8.5萬噸差別化錦綸長絲技改擴建(二期)項目等10個產業項目,將助力長樂紡織業實現新發展。 “咬定”創新不放松,市場更廣 長樂紡織業起步于“草根工業”,如今創造了我國紡織工業的三張響亮名片:全國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生產基地,占全國產能的1/3;全國最大的經編花邊面料生產基地,占全國產能的60%;全國最大的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占全國產能的50%。 創新,是長樂紡織業發展壯大、逆勢而上的最強動力。 走出去、見客戶、抓訂單……去年以來,航港針織品有限公司上上下下都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銷售客戶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與美國維多利亞秘密、法國帕蘭朵、德國黛安芬等國際一線品牌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去年前11個月,航港針織的產值和稅收均大幅超過上一年。 這主要得益于航港針織十分注重新產品的設計與創新。近年來,該公司與江南大學聯合開發新系統,設立了福州、廣州、香港等多個研發中心,與歐洲相關設計機構保持長期合作,根據國際市場需求每年開發新品超過600多款,參加世界時尚金字塔尖——法國巴黎第一視覺面料博覽會,進一步帶動產品外銷增長。 咬定“創新”不放松,讓龍頭企業恒申集團化纖板塊從傳統產品向綠色環保產品升級。“盡管投入大,但從長期來看,這樣轉型讓企業更具競爭優勢。”恒申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同等質量下,綠色產品的市場售價要比單純的原生紗高得多,綠色纖維正成為市場“潛力股”。 去年8月,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在上海舉行,凱邦錦綸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1+N多功能復合纖維、抗紫外纖維和發熱纖維三款功能性新品,吸引新老客戶的關注,銷售訂單紛至沓來。“現在大家對服飾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我們不斷研發功能性產品,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凱邦公司技術部部長吳平文向記者介紹。新產品帶來新動力,2023年,凱邦錦綸以品牌價值27.55億元上榜福建首屆品牌價值百強榜第30名。 創新潮流,在長樂紡織業蔚然成風。去年,金源紡織、山力化纖等5家企業入選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競爭力優勢企業。在我國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百強企業的前15名中,長樂有3家企業上榜。 練好“內功”向智能,降本增效 傳統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當前,人工成本逐年上升,企業用工難題日益凸顯,數字化轉型成為長樂紡織行業的一道“必答題”。 走進永榮控股集團旗下景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從投料、紡絲到檢測、包裝,整個生產線全部實現全自動化運行,曾經“千人紗、萬人布”的場景不復存在。景豐科技廠長李鑄龍給記者算了筆賬:“智能化系統和設備費用大約增加投資20%,但是實現全流程智能自動化管理后,每噸產品加工成本下降30%,企業利潤增長40%,即使人工、電力等成本上升,智能化效益還在逐年遞增。” 如今,在長樂紡織行業,各類企業普遍把智能化作為企業提質升級的關鍵。在凱邦錦綸科技公司,通過實施“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項目,帶動降本增效。“系統上線后,產品廢絲率下降30%、設備故障停機時間下降25%、呆滯庫存下降30%,降低作業人力成本200萬元,降低原料切片成本80噸,降低現金流占用960萬元,增加產能200噸。”凱邦公司信息部主任林松介紹。 為全面推進紡織行業的數字賦能,長樂區積極構建“智慧大腦”,先后建成長樂紡織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互聯網交易平臺“樂紡云”以及“輔布司”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到目前,長樂區工業互聯網已接入613家紡織企業,連接設備8956臺,擁有15大應用場景,涵蓋化纖、紡紗、織造、染整等多個紡織細分行業。 以“輔布司”平臺為例,該平臺由福建輔布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專門服務長樂花邊面輔料產業。“通過平臺對產供銷各環節實現精準快速對接,推動產能消化和去庫存。”輔布司公司負責人說,平臺數據庫收集了70多萬個花型,擁有近3萬家行業上下游用戶,幫助各類企業進一步提高競爭力。 “有形之手”多扶持,增添后勁 去年以來,長樂區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紡織業不斷增添發展新動能。 “謝謝幫助!現在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近日,恒申集團安科羅項目審批負責人再次來到長樂區資源規劃局,探討接下來的計劃。該項目由恒申集團與德國合資方共同出資建設,計劃年產10萬噸改性新材料,將使恒申集團擁有全球改性工程塑料領域最尖端的生產技術。 在推進項目過程中,長樂區各個部門全面動員:區工信局出具詳細的技改政策說明函;區資源規劃局協助完成土地規劃調整……只要提出問題,便有對應部門馬上研究,及時解決。目前,安科羅項目已進入穩步推進階段,計劃于2024年正式動工。 安科羅項目的加速推進,是長樂區聚力服務紡織業發展的縮影。去年9月,長樂區深入開展“千名干部進千企”“企業家接待日”等活動,從問題收集、問題受理、問題處置等3個方面建立工作機制,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針對紡織行業融資問題,長樂區金融辦聯合轄區22家銀行和5家證券公司選派27名金融特派員,主動靠前服務紡織企業,不斷擴大“提質增產爭效貸”“海峽·長樂周轉貸”“無還本續貸”和政策性融資擔保等金融產品,幫助紡織企業紓困解難、提質增效。2023年,長樂區發放第一、二期提質增產爭效專項資金貸款共88筆約4.17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增產增效。 “有形之手”的大力扶持,推動長樂紡織行業蓄滿發展新動能。長樂區領導表示,2024年,將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支持恒申集團、永榮控股、金綸高纖等鏈主企業成長為千億企業,成立紡織產業創新聯盟,推動錦逸新材料、立華智紡等紡織行業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推進永榮錦逸、永豐針紡等24個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讓紡織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高度。(記者 卞軍凱) |
相關閱讀:
- [01-08] 66名農民工工資何處尋?長樂法院巧執解民憂
- [01-08] 福州長樂:“愛鳥”“護線”雙向奔赴 推動電網與自然和諧共生
- [01-08]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現場執規嚴把關 狠抓年底施工安全
- [01-08]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創新管理實踐,打造卓越供電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