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法院組織干警觀看話劇《鼓樓那些事兒》
2024-03-29 16:57:06? ?來源:東南網長樂頻道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長樂3月28日訊(通訊員 陳孟婷)日前,長樂法院組織人民法庭干警觀看話劇《鼓樓那些事兒》,進一步深入踐行新時代能動司法理念,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要求。 該話劇以“背包法官”趙曉海為創作題材,通過展現趙曉海法官走街串巷、調解糾紛的日常繁忙工作狀態,講述基層法官“入社區千萬家,管群眾身邊事,解群眾心中結”的能動司法故事,生動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獨特優勢。 觀看結束后,干警們感慨良多,紛紛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抒發內心感受。 干警感悟 漳港人民法庭庭長梁棋文:《鼓樓那些事兒》全方位向我們展現了一名有溫度的法律工作者的形象。身處基層法庭,我們要認真學習趙曉海法官用心用情服務人民的精神,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用心用情服務人民,學會運用專業的法律素養化、人情味的語言去化解群眾矛盾,真正做到“入社區千萬家,管群眾身邊事,解群眾心中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金峰人民法庭庭長卓文貴:《鼓樓那些事兒》聚焦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講述“背包法官”趙曉海身背國徽、肩抗責任、走街串巷的能動司法小故事。作為一名法官,我們不僅是法律的執行者,也是司法賦能社會和諧的踐行者。我們要認真學習劇中人物接地氣的辦案方式,用老百姓聽得懂的、具有人情味的語言與之溝通,讓司法裁判體現人情溫暖,不斷弘揚社會正能量,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古槐人民法庭法官助理魏逸云:《鼓樓那些事兒》中的背包法官“趙曉海”走街串巷為民解紛,這些“家長里短”正是法庭工作的日常。工作中,我們應當以“如我在訴”的態度處理每一件糾紛。人民之事無小事,不能因“見得多”就喪失同理心。每一件“普通”的案件都是群眾心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都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司法不只以冷冰冰的程序、白紙黑字的文書示人,而是以真心換真心,用人情味連接與群眾間的紐帶,堅持能動司法,解決群眾問題,將司法溫暖送到人民群眾心中。 |
相關閱讀:
- [03-27] 長樂法院干警深入校園開展“國旗下講話”
- [03-27] 長樂法院:非法儲售液化石油氣,可構成危險作業罪
- [03-26] 長樂法院:以假貨換真品,“偷梁換柱”者獲刑
- [03-18] 長樂法院開展“追尋歷史足跡 凝聚巾幗力量”主題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